九思 · 其六 · 悼亂
所属合集
譯文
序
註釋
- 殽(xiáo)亂:混亂。 紛挐(rú):雜亂的樣子 。
- 茅絲同綜:茅草和絲線放在一起紡織,比喻好壞混雜。 綜:織機上使經線上下交錯以受緯線的一種裝置。
- 冠屨(jù)共絇(qú):帽子和鞋子的裝飾在一處,也是比喻不辨貴賤、賢愚倒置。屨:古代用麻、葛等製成的鞋。絇:古時鞋上的裝飾。
- 督萬:春秋時晉獻公的嬖臣。 周邵:周公和邵公,西周初期的賢能大臣。 負芻:背柴草,指地位低下做粗活。
- 虺(huǐ)蛇:毒蛇。
- 鵙(jú):伯勞鳥。
- 菅(jiān)蒯(kuǎi):茅草之類。 壄(yě)莽:野草茂盛的樣子 ,壄同「野」。
- 雚(guàn)葦:荻草和蘆葦。 仟眠:草木叢生,茂盛的樣子。
- 鹿蹊(xī):鹿走的小路。
- 貒(tuān)貉(hé):泛指野獸。
- 蟫(yín)蟫:緩緩爬行的樣子。
- 鸇(zhān)鷂(yào):猛禽。 軒軒:高昂的樣子。
- 鶉(chún)䳺(tī):鳥名。 甄甄:小鳥飛的樣子 。
- 齊倫:同類,同伴。
- 跓(zhù)俟(sì):久立等待。 碩明:天大亮。
翻譯
哎呀多麼令人悲傷啊,世態混亂又繁雜。茅草和絲線一起紡織,帽飾和鞋飾混在一處。奸佞的督萬陪侍宴席,賢德的周邵卻背柴受苦。神聖的白龍被亂箭射中,靈異的靈龜被人捕捉。孔子一生困厄不得志,鄒衍無辜遭受幽囚之冤。想到這些悲慘的事啊,我決心遠走隱居去。 想要攀登那高高的山峯,可上面有亂啼的猴猿。想要進入那深深的山谷,可下面有毒蛇出沒。向左聽見伯勞鳥淒厲鳴叫,向右看到貓頭鷹聲聲呼叫。心中惶懼嚇得氣息微弱,嚇得我雙腳亂跳。只能在原野上來回徘徊,仰望着天空不住長嘆。 荒野中茅草荻草又密又亂,蘆葦生長得十分繁茂。鹿兒奔跑踏出條條小路,貒貉緩緩爬行覓着食物。鷂鷹在空中氣勢高昂,鵪鶉小鳥低空飛行。可憐我孤身一人無依無靠,沒有知己也沒有同伴。心裏反覆猶豫思索,不知不覺天色已近黃昏。 玄鶴在高空展翅高飛,直衝向那高遠的青天。黃鸝鳥歡快啼叫,山鵲也在嚶嚶歡鳴。鴻鸕振動有力的翅膀,歸來的大雁一起遠飛征程。我的心志已經警醒覺悟,心中懷念着那神聖京城。提起鞋子準備起身,久久站立等待天明。
賞析
《悼亂》是王逸《九思》的第六篇,這篇作品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混亂與黑暗。開篇通過「殽亂兮紛挐」等句,一下子勾勒出一幅賢愚不分、是非顛倒的混亂世象圖,作者對這種荒誕現狀痛心疾首。接着用一系列典故,如白龍被射、靈龜被拘、孔子困厄、鄒衍幽囚等,進一步揭示賢才遭受迫害壓抑的社會現實。 作者試圖尋找安身之所,卻發現四處都充滿危機,「將升兮高山,上有兮猴猿。欲入兮深谷,下有兮虺蛇」,形象體現出在現實世界中找不到一處安寧之地的無奈與絕望。作品中自然景物的描寫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菅蒯壄莽、雚葦仟眠的荒蕪景象,暗示着社會的衰敗,而衆多禽鳥的描寫,既有象徵邪惡的鳴鵙、呼梟,也有代表自由美好的玄鶴、鶬鶊等,藉助這些形象表達出作者內心的矛盾掙扎。 最後作者表達了覺悟以及對「聖京」的懷念,體現對美好政治環境的嚮往 ,準備迎接光明的來臨,使全詩在悲傷壓抑的氛圍中又透露出一絲希望的曙光。整體語言優美、意境深邃,情感真摯激昂,是一篇極具感染力和批判精神的作品。
王逸的其他作品
- 《 琴思楚歌 》 —— [ 漢 ] 王逸
- 《 機賦 》 —— [ 漢 ] 王逸
- 《 九思 · 其九 · 守志 》 —— [ 漢 ] 王逸
- 《 離騷敘 》 —— [ 漢 ] 王逸
- 《 九思 · 其一 · 逢尤 》 —— [ 漢 ] 王逸
- 《 九思 · 其五 · 遭厄 》 —— [ 漢 ] 王逸
- 《 九思 · 其四 · 憫上 》 —— [ 漢 ] 王逸
- 《 九思 · 其七 · 傷時 》 —— [ 漢 ] 王逸
相关推荐
- 《 九思 · 其三 · 疾世 》 —— [ 漢 ] 王逸
- 《 九思 · 其九 · 守志 》 —— [ 漢 ] 王逸
- 《 楚辭 · 九章 · 其八 · 橘頌 》 —— [ 周 ] 屈原
- 《 楚辭 · 九章 · 其四 · 抽思 》 —— [ 周 ] 屈原
- 《 七諫 · 其三 · 怨世 》 —— [ 漢 ] 東方朔
- 《 楚辭 · 九歌 · 其十 · 國殤 》 —— [ 周 ] 屈原
- 《 楚辭 · 九歌 · 其十一 · 禮魂 》 —— [ 周 ] 屈原
- 《 九懷 · 其五 · 尊嘉 》 —— [ 漢 ] 王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