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 諸葛元亮席上見和,再用韻

夜語南堂新瓦響,三更急雨珊珊。交情莫作碎沙團。死生貧富際,試向此中看。 記取他年《耆舊傳》,與君名字牽連。清風一枕晩涼天。覺來還自笑,此夢倩誰圓。
拼音

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樂章集》入「仙呂調」,《張子野詞》入「高平調」,元高拭詞注「南呂調」。李煜詞名《謝新恩》。賀鑄詞有「人歸落鴈後」句,名《鴈後歸》。韓淲詞有「羅帳畫屛新夢悄」句,名《畫屛春》。李淸照詞有「庭院深深深幾許」句,名《庭院深深》。《臨江仙》源起頗多歧説。南宋黃昇《花菴詞選》注,「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明董逢元《唐詞紀》認爲,此調「多賦水媛江妃」,即多爲詠水中的女神。調名本意即詠臨江憑弔水仙女神。近代學者任半塘先生據敦煌詞有句云「岸闊臨江底見沙」謂詞意涉及臨江。「臨」本意是俯身看物;臨江而看的自是水仙。但中國歷代所祭的水仙幷不确定。像東漢袁康、呉平《越絶書》所記的春秋呉國功勛伍子胥受讒而死成爲長江水仙,東晉王嘉《拾遺記》稱戰國楚大夫屈原爲湘江水仙。此外,還有琴高、郭璞、陶峴(xiàn)各爲不同水仙的記載。另外,投湘江而死的舜之二妃、三國魏曹植筆下的洛河女神,都是人們祭祀的對象。按《臨江仙》調起於唐時,惟以前後段起句、結句辨體,其前後兩起句七字、兩結句七字者,以和凝詞爲主,無別家可校。其前後兩起句七字、兩結句四字、五字者,以張泌詞爲主,而以牛希濟詞之起句用韻、李煜詞之前後換韻、顧夐(xiòng)詞之結句添字類列。其前後兩起句俱六字、兩結俱五字兩句者,以徐昌圖詞爲主,而以向子諲(yīn)詞之第四句減字類列。其前後兩起句俱七字、兩結俱五字兩句者,以賀鑄詞爲主,而以晏幾道詞之第二句添字、馮延巳詞之前後換韻、後段第四句減字、王觀詞之後段第四句減字類列。蓋詞譜專主辨體,原以創始之詞、正體者列前,減字、添字者列後,茲從體製編次,稍詮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數多寡也。他調準此。雙調小令,五十八字,上下闋各三平韻。約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柳永演爲慢曲,《樂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體,九十三字一體,汲古閣本俱刻《臨江仙》,今照《花草粹編》校定,一作《臨江仙引》,一作《臨江仙慢》。 「諸葛元亮席上見和,再用韻」:四卷本丁集作「元亮席上見和,再用韻」 諸葛元亮:事歷未詳。 「夜語南堂新瓦響,三更急雨珊珊」句:宋·蘇軾《南堂五首·其三》詩:「他時夜雨困移牀,坐厭愁聲點客腸。一聽南堂新瓦響,似聞東塢小荷香。」 「交情莫作碎沙團。死生貧富際,試向此中看」句:《史記·卷一百二十·汲黯鄭當時傳》:「太史公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爲廷尉,賓客闐(tián)門充塞門庭;及廢,門外可設雀羅。翟公復爲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人署其門曰:「一死一生,迺知交情。一貧一富,迺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迺見。」汲、鄭亦云,悲夫!』」宋·蘇軾《再答喬太傅段屯田》詩:「親友如摶(tuán)沙,,放手還復散。」碎沙,四卷本丁集作「細沙」。 《耆舊傳》:晉·習鑿齒撰《襄陽耆舊記》,亦名《襄陽耆舊傳》。諸葛亮少時家於襄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耆舊傳》中記諸葛亮生平事跡。稼軒此句語意,蓋謂諸葛元亮事跡亦將繼孔明之後而見載於史傳中也。 「此夢倩誰圓」句:「圓(或作原)夢」,謂占夢以決吉凶。
辛棄疾

辛棄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將領,濟南府歴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歴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生於金山東東路(原北宋京東東路)濟南府歴城縣,時中原已陷於金。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軒趁機聚衆二千,投忠義軍隸耿京部。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勞師建康,授天平軍節度掌書記,並以節度使印告召京。時京部將張安國殺京降金,稼軒還至海州,約忠義軍五十騎,徑趨金營,縛張安國以歸,獻俘行在,改差簽判江陰軍,時年二十一歲。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時,累知滁州,寬徵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歴提點江西刑獄,京西轉運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後再知隆興府,任上因擅撥糧舟救荒,爲言者論罷。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起提點福建刑獄,遷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未幾又爲諫官誣劾落職,居鉛山。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1204年),遷知鎮江府,旋坐謬舉落職。開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諡「忠敏」。稼軒擅長短句,以豪放爲主,有「詞中之龍」之稱,與東坡並稱「蘇辛」,又與易安並稱「濟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嘗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然命運多舛,屢與當政之主和派政見不合,備受排擠,壯志難酬。故滿腔激情多寓於詞。詞風多樣,題材廣闊,悲鬱沉雄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詞。現存詞六百餘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詩集《稼軒集》已佚。清嘉慶間辛敬甫輯有《稼軒集鈔存》,近人鄧恭三增輯爲《辛稼軒詩文鈔存》。生平見《宋史·卷四百〇一·辛棄疾傳》,近人陳思有《辛稼軒年譜》及鄧恭三《辛稼軒年譜》。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