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和陳天遊韻

· 黃佐
駘蕩春光滿隱窩,放狂判到鬢雙皤。 柳條色映青絲騎,柏葉杯翻白紵歌。 鶯燕不嫌三徑僻,風煙偏在五陵多。 年來無地尋花勝,世道應隨東逝波。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駘蕩(dài dàng):形容春光柔和盪漾。
  • 隱窩:隱祕的居所。
  • 放狂:放縱不羈。
  • 鬢雙皤(bìn shuāng pó):雙鬢斑白。
  • 青絲騎:指騎馬的人,青絲代指年輕人的黑髮。
  • 柏葉杯:用柏葉裝飾的酒杯,常用於祭祀或宴會。
  • 白紵歌(bái zhù gē):古代一種歌曲,紵指苧麻,白紵歌可能指用苧麻布製作的歌曲。
  • 三徑:指隱士的居所,典出《莊子》。
  • 五陵:指長安附近的五個皇帝陵墓,常用來代指繁華之地。
  • 東逝波:向東流去的波浪,比喻時光流逝。

翻譯

春光柔和地充滿了隱祕的居所,我放縱不羈,直到雙鬢斑白。 柳條的顏色映襯着騎馬的年輕人,柏葉裝飾的酒杯伴隨着白紵歌的旋律。 鶯燕不嫌棄這小徑的僻靜,風煙偏偏在繁華的五陵地區更加濃烈。 近年來無處尋找花開的盛景,世道似乎隨着東逝的波浪一同消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隱居生活的景象,通過對春光、柳條、柏葉杯等自然元素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放狂判到鬢雙皤」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自由放縱生活的追求,也透露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結尾的「世道應隨東逝波」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