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方伯遊可齋入覲歸壽二親

之子朝天闕,乘春下建灘。 寧親雙鬢白,戀主寸心丹。 裁彩新宮綺,簪花舊法冠。 懸知行酒日,芳草亦承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之子:這個人。
  • 朝天闕:朝見皇帝。
  • 乘春:趁着春天。
  • 建灘: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寧親:使父母安寧。
  • 雙鬢白:兩鬢斑白,形容年紀已老。
  • 戀主:忠於君主。
  • 寸心丹:心中忠誠如丹砂,比喻忠誠至極。
  • 裁彩:剪裁彩色絲綢。
  • 新宮綺:新制的宮廷絲綢。
  • 簪花:戴花。
  • 舊法冠:舊式的官帽。
  • 懸知:預知,料想。
  • 行酒日:舉行酒宴的日子。
  • 芳草:香草,比喻美好的事物。
  • 承歡:迎合人意,求得歡心。

翻譯

這個人去朝見皇帝,趁着春天從建灘下來。 他使父母安寧,雙鬢已經斑白,但心中對君主的忠誠如丹砂般堅定。 他剪裁了新制的宮廷絲綢,戴着花,穿着舊式的官帽。 可以預知在舉行酒宴的日子,芳草也會迎合人意,求得歡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忠誠的官員在春天朝見皇帝后歸家的情景。詩中,「之子朝天闕」和「乘春下建灘」描繪了官員的行程,而「寧親雙鬢白,戀主寸心丹」則深刻表現了他對家庭的關愛和對君主的忠誠。後兩句通過對新宮綺和舊法冠的描寫,展現了官員的尊貴與傳統。最後,通過「懸知行酒日,芳草亦承歡」的預想,表達了官員對未來歡樂時光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士人的忠誠與情懷。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