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留田家

· 揭軌
停午暫休騎,道暍投田家。 風株帶暝姿,高樹亂啼鴉。 田翁喜客至,爲摘園中瓜。 解鞍藉莓苔,移席掃落花。 相留至夜分,煙月石林斜。 相如方病渴,歸路茂陵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停午:正午。
  • 道暍(yē):路上感到炎熱。
  • 風株:風中的樹枝。
  • 暝姿:傍晚的景色。
  • 相如:指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他曾因病口渴。
  • 病渴:指司馬相如的病狀,他患有消渴病,即糖尿病。
  • 茂陵:司馬相如的陵墓所在地,這裏代指司馬相如。
  • 賒(shē):遙遠。

翻譯

正午時分,我暫時停下馬騎,因爲路上感到炎熱,便投宿到一戶農家。風中的樹枝在傍晚的景色中搖曳,高大的樹上烏鴉亂叫。農家的老翁看到客人到來,高興地摘下園中的瓜果招待。我解下馬鞍,靠着莓苔休息,移動席子,掃去落花。老翁一直留我到深夜,煙霧和月光下的石林斜斜地映照着。此時,我想起了司馬相如,他正因病口渴,而歸途中的茂陵顯得那麼遙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旅途中的一個短暫停留,通過細膩的自然景物描寫和溫馨的人情交往,展現了旅途中的寧靜與愜意。詩中「風株帶暝姿,高樹亂啼鴉」一句,以動襯靜,生動地勾勒出了傍晚時分的田園風光。後文通過田翁的熱情款待和夜晚的寧靜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旅途勞頓的慰藉。結尾處借用司馬相如的典故,含蓄地表達了對歸途的期待和對遠方的思念。

揭軌

明江西臨川人。揭傒斯後裔。洪武初以明經薦舉入京,任清河縣主簿,遷知縣事。有惠政,民懷其德。後辭職歸,以教授爲生。嘗被召定《書傳會選》,並數承帝顧問。有《清河集》。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