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期黃許二山人遊覽不至因寄
曜靈無停機,四序互相更。
惟有暮春節,在昔重其名。
姬旦城洛邑,多士方來並。
羽觴隨流波,逸詩存遺聲。
秦王臨河曲,高會列簪纓。
金人奉長劍,夷夏俱來盟。
偉哉霸王業,小人非所營。
獨愛晉諸賢,流風有餘清。
亭前列茂樹,修竹蔭崢嶸。
幽蘭文綠阪,清湍左右鳴。
濟濟少長集,鮮鮮春服明。
中有王與謝,文華冠羣英。
緣坻玩流轉,列坐無所爭。
觴來不復停,篇翰隨意成。
一醉達天和,曠然遺死生。
俯仰宇宙間,何物累其情。
我欲效斯人,茲晨且遊行。
如何千金諾,翻自意所輕。
嘆去愁方結,望來念徒縈。
良遊誠難遇,默默掩柴荊。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曜靈(yào líng):指太陽。
- 羽觴(yǔ shāng):古代一種酒器,形似雀鳥。
- 金人:指秦朝的兵士,因其兵器多爲銅製,故稱。
- 霸王業:指霸主的功業。
- 修竹:長長的竹子。
- 阪(bǎn):山坡。
- 觴來不復停:酒杯一來就不再停下。
- 篇翰:指詩文。
- 天和:自然的和諧。
- 柴荊:柴門,指簡陋的居所。
翻譯
太陽不停地運行,四季交替變換。只有暮春時節,自古以來就特別受重視。姬旦在洛邑建城,衆多才子紛紛聚集。羽觴隨着水流漂浮,逸詩留下遺聲。秦王在河曲之地舉行盛大宴會,高官顯貴雲集。金人手持長劍,夷夏各族都來結盟。偉大的霸王功業,小人無法經營。唯獨喜愛晉朝的諸位賢士,他們的風範依舊清新。亭前排列着茂密的樹木,修長的竹子遮蔽着高聳的山巒。幽蘭點綴在綠色的山坡上,清澈的溪流在左右鳴響。衆多年輕人聚集在一起,春服鮮明。其中有王與謝,他們的文采超越羣英。沿着岸邊欣賞水流,坐在一起沒有爭鬥。酒杯一來就不再停下,詩文隨意創作。一醉達到天人合一,豁然忘卻生死。俯仰之間,宇宙萬物,何物能牽絆情感。我欲效仿這些人,今日早晨便去遊行。爲何千金之諾,反而被自己輕視。嘆息離去憂愁才結,望來思念徒然纏繞。美好的遊歷實在難得,默默地關上柴門。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暮春時節的描繪,展現了古代文人雅集的場景,表達了對晉朝賢士風範的嚮往和對自然和諧的追求。詩中「曜靈無停機,四序互相更」揭示了時間的無情流轉,而「獨愛晉諸賢,流風有餘清」則體現了對歷史文化的尊重與傳承。結尾的「良遊誠難遇,默默掩柴荊」則透露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的深刻反思。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