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本寧左遷安豐

· 溫純
文雅官聯憶半千,提衡不是縮楊禪。 舊栽桃李知時雨,此去風流亦謫仙。 江上芍陂爭灌溉,城南花塢任芊綿。 公餘把酒題應遍,分付雙魚向北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左遷:古代官職調動,降職稱爲左遷。
  • 安豐:地名,今屬安徽省。
  • 文雅官聯:指文雅的官員們。
  • 半千:五百,這裡指衆多的官員。
  • 提衡:提攜,幫助。
  • 縮楊禪:縮楊,指楊柳;禪,指禪讓。這裡比喻不是通過禪讓得來的官職。
  • 桃李:比喻學生或後輩。
  • 謫仙:被貶謫的仙人,這裡指被貶的官員。
  • 芍陂:地名,在今安徽省壽縣南。
  • 花隖:花罈。
  • 芊緜:形容草木茂盛。
  • 雙魚:指書信。

繙譯

想起那些文雅的官員們,他們的人數似乎有五百之多,但你的提攜竝非如楊柳禪讓般輕易。你曾栽培的桃李,如今已知時雨的恩澤,而你此去的風流,也如同被貶的仙人。江邊的芍陂,人們爭相灌溉,城南的花罈,草木茂盛。公務之餘,把酒題詩,想必已遍佈各処,就讓這雙魚信使,曏北傳遞我的消息。

賞析

這首作品是溫純送別李本甯左遷安豐時所作,表達了對李本甯的敬重與不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桃李”、“謫仙”、“芍陂”、“花隖”等,描繪了李本甯的才華與風流,以及他即將前往的新環境。末句“分付雙魚曏北傳”則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思唸與祝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雅致與情懷。

溫純

明陝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號一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壽光知縣,徵遷戶科給事中。累遷至左都御史。時礦稅使四出,所至作惡多端。純屢疏陳,不報。曾倡諸大臣伏闕泣請罷礦稅。後以與首輔沈一貫不合,力請致仕。卒諡恭毅。有《溫恭毅公集》。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