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聞笛

十載皋蘭三出師,角巾歸第鬢如絲。 那知今夜關山月,卻向中原笛裏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皋蘭:地名,今甘肅省蘭州市。
  • 角巾:古代士人戴的一種有角的頭巾,常用來指代隱士或退休的官員。
  • 歸第:回家。
  • 鬢如絲:形容鬢髮斑白,如同絲線。
  • 關山月:指邊塞的月亮,常用來象徵邊疆的寂寞和思鄉之情。
  • 中原:指中國的中心地帶,這裏特指作者的家鄉。
  • 笛裏吹:笛聲中吹奏。

翻譯

十年來,我在皋蘭三次出征,如今戴着角巾回到了家,鬢髮已經斑白如絲。 哪知今夜邊塞的月亮,竟隨着笛聲飄向了中原,吹奏着思鄉的曲調。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位老將的歸鄉情景,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深思念。詩中,「十載皋蘭三出師」展現了老將的軍旅生涯,而「角巾歸第鬢如絲」則描繪了他年老歸家的形象。後兩句「那知今夜關山月,卻向中原笛裏吹」巧妙地將邊塞的月亮與中原的笛聲結合,通過笛聲傳達出對家鄉的無限眷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