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伯宗高比部爲景府長史

方城紫氣鬱嵯峨,帶礪今看帝子過。 礪指恆山爲太嶽,帶環溳水作黃河。 朝廷禮數元王異,賓客文章宋玉多。 在昔曳裾應不賤,休從華髮怨蹉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方城:地名,今屬河南。
  • 紫氣:祥瑞之氣,常用來象徵吉祥。
  • 鬱嵯峨:形容山勢高峻。
  • 帶礪:比喻長久穩固。
  • 帝子:皇帝的兒子,這裏指王子。
  • 恆山:山名,五嶽之一,位於今河北。
  • 太嶽:指恆山。
  • 溳水:水名,流經湖北。
  • 黃河:中國第二長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禮數:禮儀的等級。
  • 元王:指諸侯王。
  • 賓客:指門客,幕僚。
  •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文學家,以文才著稱。
  • 曳裾:拖着長袍的下襬,指做官或顯貴的生活。
  • 華髮:白髮,指年老。
  • 蹉跎:虛度光陰。

翻譯

方城的紫氣鬱鬱蔥蔥,山勢高峻,如今帝王的子孫將在這裏穩固根基。恆山被比作太嶽,溳水環繞如同黃河。朝廷對諸侯王的禮遇非同一般,賓客中像宋玉那樣文采斐然的人也不少。過去做官或顯貴的生活不應被輕視,不要因爲年老而抱怨時光的流逝。

賞析

這首詩是張僉都送給即將赴任景府長史的伯宗高的贈別之作。詩中通過對方城紫氣、帶礪恆山溳水的描繪,寓意伯宗高的前程似錦,地位穩固。後兩句則通過對比朝廷禮遇和賓客文采,暗示伯宗高將會有不凡的仕途和社交圈。最後勸勉伯宗高珍惜時光,不要因年華老去而心生怨恨,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