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劉玄子

即看賓客散應劉,何意功名到故侯。 薄宦未能成病免,離筵早已入邊愁。 旌旗黯黯黃河暮,雨雪霏霏白草秋。 縱使登樓堪望遠,浮雲無處覓中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應劉:指應瑒和劉楨,均爲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此處借指才子。
  • 故侯:指曾經的貴族或高官,此處可能指作者自己或劉玄子。
  • 薄宦:指官職低微。
  • 病免:因病免職。
  • 離筵:離別的宴席。
  • 黯黯:形容天色昏暗。
  • 霏霏:形容雨雪紛飛的樣子。
  • 白草:秋天的草,因霜降而變白。
  • 登樓:登高望遠。
  • 浮雲:比喻變幻無常的事物。
  • 中州:指中原地區,古代中國的中心地帶。

翻譯

眼看才子們如應瑒和劉楨般散去,沒想到功名竟未能光顧曾經的貴族。 官職雖低微,卻未能因病而免,離別的宴席上,憂愁早已蔓延至邊疆。 黃河邊的旌旗在暮色中顯得昏暗,秋天的白草上飄落着紛飛的雨雪。 即使登高望遠,也難以找到中原的方向,因爲那裏已被變幻無常的浮雲所遮蔽。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功名未就的感慨。詩中,「即看賓客散應劉」一句,借用歷史人物應瑒和劉楨,暗示了才子的離去,暗含了對友人才華的讚賞與不捨。後文通過對「故侯」、「薄宦」、「離筵」等詞語的運用,描繪了詩人對功名未就、官職低微的無奈,以及對離別時刻的深切感受。詩的末尾,以「浮雲無處覓中州」作結,不僅表達了詩人對中原的思念,也隱喻了時局的動盪和個人的迷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