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竹垞太史

昔年曾接嶺南遊,尊酒論詩海上樓。 楓落吳江漁夢斷,月明珠海雁書浮。 玉堂地迥心偏遠,仙掌雲深靜似秋。 聞道龍門收逸事,茂陵書在託誰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朱竹垞(chá):朱彝尊,字錫鬯(chàng),號竹垞,清代詩人、詞人、學者。
  • 太史:古代官名,明清時期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責,所以對翰林也有稱爲太史的。
  • :小丘;土堆。
  • 尊酒:杯酒。
  • 吳江:即吳淞江,在今江蘇南部和上海境內。
  • 玉堂:唐宋以後稱翰林院爲玉堂,這裏指朱彝尊在翰林院的任職。
  • 地迥(jiǒng):地方遙遠。
  • 仙掌:漢武帝爲求仙,在長安建章宮神明臺上造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後稱承露金人爲仙掌。此處用以形容宮殿的華美。
  • 茂陵:漢武帝劉徹的陵墓,這裏借指帝王的陵墓。

翻譯

過去曾與您在嶺南一同遊覽,在海邊的樓閣上飲酒論詩。 吳江岸邊的楓葉飄落,打漁人的夢也隨之破碎;珠海明月當空,期望書信如大雁般飄來。 您在翰林院那遙遠的地方,心卻偏向遠方;宮殿華美高聳入雲,寧靜得如秋天一般。 聽說朝廷在收集散落的逸聞舊事,而我這像司馬相如一樣渴望著書進獻的人,又能將書託付給誰呢?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寄給朱彝尊的,表達了對往昔遊歷和交流的懷念,以及對友人的牽掛和自身境遇的感慨。詩的首聯回憶過去與朱彝尊在嶺南的遊玩和在海上樓的詩酒之會,充滿了對美好時光的懷念。頷聯通過「楓落吳江」和「月明珠海」的景象,烘托出一種孤寂和思念的情感,同時「漁夢斷」和「雁書浮」也暗示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和期待。頸聯描述了朱彝尊在翰林院的處境,雖然身處高位,但心卻嚮往遠方,同時也表現出宮殿的寧靜和高遠。尾聯則表達了作者對朝廷收集逸事的關注,以及自己渴望能夠像司馬相如向漢武帝進獻《子虛賦》一樣,將自己的著述呈獻給朝廷,但卻不知該託付給誰的無奈。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用典恰當,將作者的複雜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黎延祖

黎延祖,字方回。番禺人。遂球長子。明思宗崇禎貢生,以父蔭錦衣衛指揮僉事。明亡,隱居不仕。有《瓜圃小草》。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二有傳。 ► 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