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享祀醑(xiǎng sì xǔ):享祭,祭祀並以酒灑地。「醑」,美酒。
- 五典:傳說中的上古五部典籍,後遂泛指古代典籍。
- 三仁:三位仁人,指商朝的微子、箕子、比干。
- 魚須學士:此處可能指有才學之人,具體出處不詳。
- 馬革忠魂: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指英勇作戰,死於戰場的壯士。
- 絕裾(jué jū):扯斷衣裳,表示去意堅決。「裾」,衣服的大襟。
翻譯
那斷開的橋和岸邊的芳草處在郭東渠旁,天上又有誰會來這裏享用祭祀的美酒呢。 古代典籍從舜帝的時代就已聽聞,三位仁人的故事自古便見於殷墟。 有才學的人悲哀地埋骨於此,忠魂們懷着馬革裹屍的決心堅決地離去,令人心痛。 只有過往的行人知曉這裏的往昔痕跡,懷着沉重的心情,不忍長久站立,躊躇不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園故址的荒涼景象,以及詩人對歷史的追思和感慨。詩中通過「斷橋」「芳草」「享祀醑」等景象和行爲,營造出一種淒涼、孤寂的氛圍。同時,提及「五典」「三仁」等歷史典故,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厚重感。「魚須學士悲埋骨,馬革忠魂痛絕裾」則表達了對有才之士和忠勇之魂的惋惜與敬佩。最後,詩人以行人的感受來烘托出此地的沉重氛圍,表現出對歷史變遷和人世滄桑的深沉思考。整首詩意境悠遠,情感真摯,富有感染力。
黎延祖的其他作品
- 《 喜萬季用職方偕弱士金吾亞叔博士至粵旅中感贈 》 —— [ 明 ] 黎延祖
- 《 芝麻塔 》 —— [ 明 ] 黎延祖
- 《 路易庵中翰入粵扶文貞公櫬還廣平見寄姑蘇李密庵中丞撰先忠憫墓誌銘志感賦贈 》 —— [ 明 ] 黎延祖
- 《 送嚴伯玉勳卿還虞山 》 —— [ 明 ] 黎延祖
- 《 辛未花朝贈李孝先新婚 》 —— [ 明 ] 黎延祖
- 《 得陳士業先生書卻寄 》 —— [ 明 ] 黎延祖
- 《 送王阮亭宮詹告祭南海神還朝 》 —— [ 明 ] 黎延祖
- 《 送王玉樹邑侯辭官歸裏 》 —— [ 明 ] 黎延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