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柳二首

容顏消息轉悠悠,暗憶飛綿上翠樓。 謝氏女郎空有賦,盧家少婦不知愁。 陰疑灞水橋邊合,絲學靈和殿裏柔。 若向吳昌折春色,綠條留取系歸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悠悠:形容長久,遙遠。
  • 飛綿:指柳絮。
  • 謝氏女郎:指謝道韞,她曾寫過描繪雪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風起」。這裏以謝道韞喻指善於描寫柳絮的人。
  • 盧家少婦:原爲梁武帝蕭衍《河中之水歌》中提到的人物,後常用來指稱富家少婦或閨中思婦。
  • :樹蔭。
  • 灞水: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部。
  • 靈和殿:南朝齊武帝所建殿名,這裏寫柳枝如靈和殿的柳條一樣柔美。

翻譯

容顏和消息都變得遙遠而長久,暗自回憶着柳絮飄飛時登上翠樓的情景。 善於寫賦的謝道韞般的女子已經不在,如盧家少婦般不知憂愁(實則是心中有愁)。 樹蔭讓人懷疑在灞水橋邊聚攏,柳絲學得像靈和殿裏的柳枝那般柔軟。 若是想要在武昌折取春色,就留下綠色的柳條繫住歸來的船隻。

賞析

這首詩以柳爲主題,通過對柳的描繪,表達了時光流轉、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美好春光的留戀之情。

首聯中「容顏消息轉悠悠」寫出了時光的漫長和消息的難以捉摸,「暗憶飛綿上翠樓」則通過回憶柳絮飄飛時登樓的情景,營造出一種悠遠的氛圍。

頷聯中提到謝氏女郎和盧家少婦,前者以其詠絮之才暗示對美好事物的懷念,後者看似不知愁,實則可能暗含着憂愁,增加了詩歌的情感層次。

頸聯通過對樹蔭和柳絲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春天的氣息,同時也展現了柳的姿態之美。

尾聯則表達了作者想要留住春光的願望,通過折柳系舟這一形象的描寫,表現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歸鄉的期待。整首詩意境優美,用詞巧妙,將柳樹的特點與作者的情感緊密結合,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錢希言

明蘇州府常熟人,字簡棲。少遇家難,避居蘇州。博覽好學,刻意爲聲詩,頗有聲譽。但恃才負氣,稍不如意,即矢口漫罵,人皆苦之。後以窮死。有《遼志》、《劍通》等,皆佚。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