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直庵
世有好直者,直行悲途窮。
直視不仰天,直立不俯躬。
若有用直者,如繩無曲木。
如弦有高音,如矢利於鏃。
或有徒直者,心不藏絲毫。
與人無可否,於物忘卑高。
我直異於是,用一而化二。
生理本不回,修之敬爲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直行:直率行事。
- 途窮:道路的盡頭,比喻困境。
- 俯躬:彎腰。
- 鏃(zú):箭頭。
- 徒直:僅僅外表直率。
- 無可否:沒有是非判斷。
- 生理:生命的本質。
- 不回:不變。
- 修之敬爲地:修煉以敬畏爲基礎。
翻譯
世間有喜好直率的人,直率行事卻常陷入困境。他們直視前方,不仰望天空,直立不彎腰。如果有需要直率的人,就像繩子沒有彎曲的木頭,像弦上有高音,像箭頭鋒利。也有隻是外表直率的人,心中不藏任何私心。與人交往不辨是非,對事物不分高低。我與他們不同,用一種直率而化二爲一種。生命的本質本不變,修煉以敬畏爲基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好直者」的不同表現,探討了直率的真正含義。詩人認爲,真正的直率不僅僅是行爲上的直來直去,更應該是內心無私、不偏不倚的態度。他強調,直率應當是一種內在的品質,而不是簡單的外在表現。通過「用一而化二」的表述,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直率的獨特理解,即直率應當是靈活的,能夠適應不同情況,同時保持內心的正直和敬畏。這種對直率的深刻理解,體現了詩人對人性本質的洞察和對道德修養的重視。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何古林別後有懷用前韻 》 —— [ 明 ] 湛若水
- 《 送何子行廣文之任廣昌時張廣漢在南都因寄意焉 》 —— [ 明 ] 湛若水
- 《 過界茅嶺答人言 》 —— [ 明 ] 湛若水
- 《 陽明贈方吏部歸樵四首金山出示次韻 》 —— [ 明 ] 湛若水
- 《 題華山希夷睡圖 》 —— [ 明 ] 湛若水
- 《 於何柏齋奉常宅修會得牛首秋雲 》 —— [ 明 ] 湛若水
- 《 題曲莊 》 —— [ 明 ] 湛若水
- 《 時有馮甥仕卿同遊白雲因爲首尾吟以足其勝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