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揮鞭萬里長,蔥嶺暮雲黃。 聞說單于遁,明朝獵白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揮鞭(huī biān):揮動馬鞭,形容騎馬行進的樣子。 蔥嶺(cōng lǐng):高大的山嶺。 單于(chányú):古代匈奴、鮮卑等遊牧民族的首領稱號。 獵白狼:指狩獵白色的狼。

翻譯

揮動馬鞭,行進萬里漫長,高大的山嶺在暮色中籠罩着黃色的雲霧。傳聞匈奴首領逃避追捕,明天清晨將去狩獵白色的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上的壯闊景象,通過揮鞭萬里長、蔥嶺暮雲黃等描寫,展現了邊塞的蒼茫和遼闊。詩中提到的單于和獵白狼,暗示了邊塞上的戰爭和狩獵活動,增加了詩歌的神祕感和戰爭氣息。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邊塞風情的感受。

胡庭蘭

胡庭蘭,或作胡廷蘭,字伯賢,號桐江。增城人。曾師事王希文。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解元,二十九年(一五五〇)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遷北京陝西司員外郎,萬曆八年(一五八○)督學閩中,時倭寇圍福州,廷蘭守城破寇有功,而忌者議其越俎代庖,乃以僉事整飭,兵備雲南。以監軍指揮擒賊,功尤大。因忌者構陷,遽移疾歸,遂不復出。嘗講學鳳台,合王、湛之旨而一之。著有《相江集》。明郭棐《粵大記》卷一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