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徐州與劉又洲兵憲

北望彤雲擁帝京,帆開秋影下彭城。 三千未拜諸羌客,百萬新傳小范兵。 水帶龍溝聯鉅艦,山圍鵠壟樹危旌。 佇看妙術酬明主,肯把常談慰老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彤雲:紅色的雲彩,指朝霞。
彭城:古地名,今江蘇徐州一帶。
諸羌:指羌族人。
小范:指范增,字子夏,孔子的弟子。
龍溝:古代水道名。
鵠:古代稱大雁。
壟:古代指高地。
妙術:奇妙的技藝。
老生:指老年人。

翻譯

望向北方,紅霞映照着帝都,船帆展開在秋日的光影中在彭城降落。
三千名羌族客人還未來朝拜,百萬士兵的事蹟已傳遍小范的名聲。
水道龍溝連接着巨大的艦船,羣山圍繞着高地上的大旗。
靜靜地等待着展示奇妙技藝以報答明主,願意用常談來慰藉老年人。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過徐州與劉又洲兵憲的場景,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行爲的描寫,展現了壯麗的畫面。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對明主的忠誠和對老年人的關懷之情。整體氛圍莊嚴肅穆,展現了古代士人對忠誠、仁愛的崇高追求。

胡庭蘭

胡庭蘭,或作胡廷蘭,字伯賢,號桐江。增城人。曾師事王希文。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解元,二十九年(一五五〇)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遷北京陝西司員外郎,萬曆八年(一五八○)督學閩中,時倭寇圍福州,廷蘭守城破寇有功,而忌者議其越俎代庖,乃以僉事整飭,兵備雲南。以監軍指揮擒賊,功尤大。因忌者構陷,遽移疾歸,遂不復出。嘗講學鳳台,合王、湛之旨而一之。著有《相江集》。明郭棐《粵大記》卷一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