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淮次新息

淼淼淮河流,東行過新息。 方舟濟斜陽,悠然見桐柏。 霧合青山低,霜侵綠蘋歇。 緬懷仲宣賦,邈把瑤芬擷。 歸周問潛鼎,悼魏嗟沉璧。 靈濤逐奔雷,驚風舞飄葉。 出穎當何期,鳴笳臨路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淮河:中國第三大河流,流經安徽、江蘇等地。
新息:地名,位於今安徽省淮北市。
桐柏:古代傳說中的兩種樹木,常用來比喻忠貞和堅貞。
仲宣:指戰國時期楚國文學家屈原。
瑤芬:傳說中神仙所用的花草。
周:指周朝,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
潛鼎: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器。
魏:指魏國,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
沉璧: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寶石。
靈濤:神奇的波濤。
奔雷:奔騰的雷聲。
穎:才智、才華。
鳴笳:吹奏樂器,古代常用於軍隊行軍時發號施令。

翻譯

淼淼的淮河水流,向東行駛,經過新息。
方舟穿越斜陽,悠然間看到桐柏樹。
霧氣籠罩着青山,霜凍侵襲着綠蘋草。
懷念着仲宣的賦文,遠取瑤芬來採摘。
回想周朝探詢潛鼎,悼念魏國失去的沉璧。
神奇的波濤隨着雷聲奔涌,驚風舞動着飄落的葉子。
才智何時能夠展露,吹響笳聲,準備出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淮河遊船時的景象和內心感受。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如淮河、桐柏樹、青山、綠蘋草等,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歷史文化的懷念。詩人以古代傳說中的桐柏樹、瑤芬花等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了對歷史人物和傳統文化的敬仰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獨特感悟。

胡庭蘭

胡庭蘭,或作胡廷蘭,字伯賢,號桐江。增城人。曾師事王希文。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解元,二十九年(一五五〇)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遷北京陝西司員外郎,萬曆八年(一五八○)督學閩中,時倭寇圍福州,廷蘭守城破寇有功,而忌者議其越俎代庖,乃以僉事整飭,兵備雲南。以監軍指揮擒賊,功尤大。因忌者構陷,遽移疾歸,遂不復出。嘗講學鳳台,合王、湛之旨而一之。著有《相江集》。明郭棐《粵大記》卷一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