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閣眺湖蕩

茫茫渾顯氣,天地通水府。 融結判三元,鴻濛開萬古。 中天鬱崔嵬,迥閣棲靈護。 下臨千頃汪,溝塍間斥鹵。 敗葦梗弱流,枯菱咽隘竇。 遠見數漁人,冒寒施罩罟。 亦有小蘭橈,傾欹膠淺浦。 兜底潛蛟虯,橫空掠雁鶩。 窗破風颳面,檻矮僅及股。 極目海天長,入耳籟號怒。 悠悠鬱孤情,憑虛散八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三元閣(gé):傳說中海底的宮殿,又稱三元宮,是海神居住的地方。
融結:融合。
判三元:指三元宮。
鴻濛:廣闊模糊的樣子。
崔嵬(cuī wéi):高大險峻的樣子。
靈護:保護神靈。
溝塍(chēng):水道和田埂。
滷:鹽鹼。
葦梗:蘆葦的莖。
菱:菱角。
隘竇:狹窄的水道。
罩罟:漁網。
小蘭橈:小船。
膠淺浦:淺水中的膠船。
兜底:潛入水底。
蛟虯(jiāo qiú):傳說中的水中怪物。
籟:聲音。
悠悠:悠長。
八宇:指天、地、東、西、南、北、中、外八方。

翻譯

從三元閣眺望湖面波光粼粼,茫茫的水面似乎通向天地之間的水府。湖水融合着天地之氣,彷彿連接着三元宮,開啓着萬古的神祕。高高的天空蒼鬱險峻,遠遠的閣樓彷彿是神靈的庇護所。俯瞰着千頃湖泊,水道和田埂間鹽鹼斑駁。凋零的蘆葦和脆弱的菱角在狹窄的水道中掙扎。遠處可見幾位勇敢的漁夫,冒着寒冷撒下漁網。也有小船在淺淺的水中搖晃,靠岸的膠船。潛入水底的水怪橫行,空中掠過雁鶩。窗戶破碎,風吹拂着臉龐,欄杆矮到僅及大腿。眺望遠方,海天遼闊無垠,耳邊傳來澎湃的聲音。心情悠長孤寂,憑虛散步在八方天地之間。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三元閣眺望湖泊的景緻,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展現出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神祕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容詞,使得整首詩充滿了神祕和宏偉的氣息,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林枝橋

林枝橋,字陽仲。新會人。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進士。初授當塗令,徵授禮部主事,改吏部,歷員外郎、郎中。以忤魏忠賢,與李邦華、周宗建、周順昌、李日宣同日奪職。崇禎初,詔復官。出爲湖廣參議,進福建副使,以事謫官。起貴州參政,進按察使。尋以憂歸,卒於家。有《白鶴山房集》。清道光《新會縣誌》卷九有傳。 ► 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