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烏鵲啼叫發出聒噪的聲音,在昏暗的高大樹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節日裏哭泣?
風吹動空曠野外中的紙錢,紙錢飛舞,陳舊的墳墓重重疊疊,上面已經長滿了綠草。
海棠花與梨花掩映着白楊樹,這都是生死離別的地方啊。
亡者在昏晦的黃泉中聽不到我們的哭聲,來祭奠的人在傍晚瀟瀟的雨聲裏回去了。
注釋
紙錢:迷信者在祭祀時焚化給死人或鬼神當錢用的紙片。亦可望空拋撒或懸挂墓地。形狀有圓形方孔如銅錢者,也有紙上打些錢形的。據《新唐書·王璵傳》記載,漢以來喪葬者埋錢於墓壙中,稱瘞錢,魏晉以後則演變爲用紙錢。唐·張水部《北邙行》:「寒食家家送紙錢,烏鳶作窠銜上樹。」
壘壘:重積貌。李善注引《廣雅》:「壘,重也。」
棠梨:俗稱野梨。落葉喬木,葉長圓形或蔆形,花白色,果實小,略呈球形,有褐色斑點。可用做嫁接各種梨樹的砧木。三國吳·陸元恪《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蔽芾甘棠》:「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
白楊:樹名。又名毛白楊,俗名大葉楊。
冥冥:昏暗貌。朱晦菴集傳:「冥冥,昏晦也。」
重泉:猶九泉。舊指死者所歸。
序
《寒食野望吟》由唐代詩人白居易所著,是一首雜言詩。該詩出自《全唐詩》,描寫了寒食清明時節的掃墓情形,生動的描繪出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寒食清明尤為崇尚的風俗是掃墓。寒食清明掃墓之風在唐代十分盛行。從這首詩中,不僅可以看出掃墓的淒涼悲慘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掃墓習俗中寒食與清明是一回事。的確,每當此時,一些漂泊異鄉的詩人墨客,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