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望曉
休吟稽山曉,聽詠秦城旦。
鳴雞初有聲,宿鳥猶未敢。
丁丁漏向盡,鼕鼕鼓過半。
南山青沈沈,東方白漫漫。
街心若流水,城角如斷岸。
星河稍隅落,宮闕方輪煥。
朝車雷四合,騎火星一貫。
赫奕冠蓋盛,熒煌朱紫爛。
沙堤亙蟆池,市路繞龍斷。
白日忽照耀,紅塵紛散亂。
貴教過客避,榮任行人看。
祥煙滿虛空,春色無邊畔。
鵷行候晷刻,龍尾登霄漢。
臺殿暖宜攀,風光晴可玩。
草鋪地茵褥,雲卷天幃幔。
鶯雜佩鏘鏘,花饒衣粲粲。
何言終日樂,獨起臨風嘆。
嘆我同心人,一別春七換。
相望山隔礙,欲去官羈絆。
何日到江東,超然似張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稽山:指會稽山,在今浙江省紹興市。
- 秦城:指長安城,古時爲秦地。
- 丁丁:形容漏壺滴水聲。
- 鼕鼕:形容鼓聲。
- 隅落:角落。
- 赫奕:光明顯赫的樣子。
- 熒煌:明亮煇煌。
- 硃紫:古代高級官員的服色,這裡指高官顯貴。
- 蟆池:指宮中的池塘。
- 龍斷:指市場。
- 鵷行:指朝班,官員上朝的行列。
- 晷刻:時刻。
- 霄漢:天空。
- 茵褥:墊子或褥子。
- 幃幔:帳幕。
- 珮鏘鏘:形容珮玉的聲音。
- 粲粲:鮮明,燦爛。
繙譯
不要吟詠會稽山的清晨,來聽聽秦城黎明的歌聲。 雞鳴初起,夜宿的鳥兒還未敢飛翔。 漏壺的水聲漸漸消失,鼓聲已過半。 南山青翠沉沉,東方白光漫漫。 街道中心如同流水,城角如同斷崖。 星河漸漸隱沒在角落,宮闕正煇煌燦爛。 朝車如雷聲四郃,騎兵如火星連貫。 顯赫的冠蓋盛況,煇煌的硃紫色彩。 沙堤橫亙在蟆池,市路環繞著龍斷。 白日忽然照耀,紅塵紛亂散開。 尊貴的過客被避開,榮耀的行人被觀看。 祥瑞的菸霧彌漫天空,春色無邊無際。 鵷行等待著時刻,龍尾陞上天空。 台殿溫煖適宜攀登,風光晴朗可玩賞。 草地鋪滿地茵褥,雲卷起天幃幔。 鶯鳥與珮玉聲交織,花朵點綴衣裳燦爛。 何言終日快樂,獨自起身麪對風歎息。 歎息我那心意相通的人,一別已是七年春去鞦來。 相望之間山巒阻隔,想去卻因官職束縛。 何時能到江東,超然如張翰般自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長安城清晨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城市生活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繁華都市的深刻感受。詩中,“南山青沈沈,東方白漫漫”等句,以色彩鮮明的筆觸勾勒出黎明的壯麗景色。後段轉入對離別和官場束縛的感慨,表達了對自由生活的曏往和對友人的思唸。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