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芍藥花寄正一上人

今日階前紅芍藥,幾花欲老幾花新。 開時不解比色相,落後始知如幻身。 空門此去幾多地,欲把殘花問上人。
拼音

所属合集

#芍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階前:臺階前面。
  • 紅芍藥:一種花卉,以其豔麗的紅色而著稱。
  • 色相:佛教術語,指事物的表象或外在形式。
  • 幻身:佛教術語,指世間萬物都是無常的,如同幻象。
  • 空門:佛教,指追求解脫的宗教修行。
  • 上人:對佛教僧人的尊稱。

翻譯

今天台階前的紅色芍藥花,有些花即將凋謝,有些花纔剛剛綻放。 它們在盛開時並不理解彼此的美麗,只有在凋謝後才明白這一切都像是幻影。 從這裏到佛門還有多遠的路程呢?我想要拿着這些殘花去請教那位高僧。

賞析

這首詩通過芍藥花的盛開與凋謝,表達了生命的無常和世事如夢的佛教哲理。白居易巧妙地運用芍藥花的生命週期來比喻人生的短暫和虛幻,體現了詩人對生命深刻的感悟和對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詩中的「空門」和「上人」更是直接指向了佛教的修行和智慧,表達了詩人對於尋求心靈解脫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白居易詩歌中富有哲理的一首佳作。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