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古詩十首
朝採山上薇,暮採山上薇。
歲晏薇亦盡,飢來何所爲。
坐飲白石水,手把青松枝。
擊節獨長歌,其聲清且悲。
櫪馬非不肥,所苦常縶維。
豢豕非不飽,所憂竟爲犧。
行行歌此曲,以慰常苦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晏(suì yàn):歲末,年末。
- 坐飲:坐着喝水。
- 擊節:用手或器物敲打節奏。
- 櫪馬(lì mǎ):馬廄中的馬。
- 縶維(zhí wéi):束縛,拘禁。
- 豢豕(huàn shǐ):飼養的豬。
- 犧(xī):犧牲,指被宰殺用於祭祀的牲畜。
翻譯
早晨在山上採摘薇草,傍晚也在山上採摘薇草。 到了年末,薇草也採完了,飢餓來臨時該怎麼辦呢? 坐着喝白石間的清水,手裏拿着青松的枝條。 敲打着節奏獨自長歌,那歌聲清亮而又悲傷。 馬廄裏的馬並非不肥壯,但它們常常被束縛。 飼養的豬並非吃不飽,但它們最終的憂慮是成爲犧牲。 邊走邊唱這首曲子,以此安慰常常受飢餓之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白居易在山中採摘薇草,面對飢餓和生活的艱辛,通過歌唱來尋求心靈的慰藉。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白石水、青松枝,以及對動物命運的比喻,如櫪馬和豢豕,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詩人的歌聲清且悲,反映了他內心的孤獨和對生活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自由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