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宮閣:指高聳入雲的樓閣。
- 高閣:指樓閣的高層。
- 何頻:多麼頻繁。
- 耳目新:耳目一新,指每次登樓都有新的感受。
- 緣:因爲。
- 晴望:晴天遠望。
- 迎春:迎接春天的到來。
- 林鶯:樹林中的黃鶯。
- 吟箏柱:指黃鶯的鳴叫聲,如同彈奏箏時的絃音。
- 牆柳:牆邊的柳樹。
- 曬麴塵:指柳枝在風中搖曳,如同曬着麴塵(酒麴上的灰塵)。
- 三川:指三條河流,這裏泛指河流。
- 虛作主:徒然成爲主人,指河流雖然存在,但無法真正擁有。
- 風光:風景,景色。
- 白頭人:指年老的人,這裏指詩人自己。
翻譯
天宮閣的高層我頻頻登臨,每次登上去都讓人耳目一新。 前一天晚上登樓是因爲想看雪景,今天早上晴朗遠望則是爲了迎接春天。 樹林中的黃鶯不知在何處吟唱,如同彈奏箏弦的美妙聲音;牆邊的柳樹在風中搖曳,彷彿曬着酒麴上的灰塵。 可惜這三條河流徒然成爲主人,美麗的風景並不屬於我這個白髮老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頻頻登樓遠望的情景,通過對比雪景和春景,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嚮往。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如「林鶯何處吟箏柱」和「牆柳誰家曬麴塵」,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和活力。然而,結尾的「風光不屬白頭人」卻透露出詩人對年華老去的無奈和感慨,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使詩歌的情感更加豐富和深刻。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庚子正月彗見於室有詔求言因上己見有感作三唐律 》 —— [ 宋 ] 岳珂
- 《 洛陽早春 》 —— [ 唐 ] 顧況
- 《 孟春與葉桐岡迎王鈍庵於郊即事 》 —— [ 明 ] 楊慎
- 《 陳太常謫官不赴十五年矣精修梵行與世塵絕聖主求舊一月三遷勉赴留省之命聊成二章以抒鄙素 》 —— [ 明 ] 王世貞
- 《 早春聞鳥 》 —— [ 明 ] 潘希曾
- 《 早春閒居十首效天隨體 》 —— [ 清 ] 錢曾
- 《 新正恭奉皇太后幸圎明園憑輿即景得句 》 —— [ 清 ] 弘歷
- 《 戊申正月試筆 》 —— [ 元 ] 徐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