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八首

· 尹耕
威名萬里馬將軍,白首丹心天下聞。 遼水旌旗餘殺氣,泰山松柏已高墳。 條侯自靖軍中變,竇憲曾銘塞外勳。 獨倚凌煙思將略,暮天徵雁下寒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威名:威望和名聲。
  • 萬里:形容極遠的距離。
  • 馬將軍:指歷史上著名的將領。
  • 白首:頭髮變白,指年老。
  • 丹心:赤誠的心。
  • 天下聞:聞名於天下。
  • 遼水:遼河,流經中國東北地區。
  • 旌旗:旗幟的統稱,常用來象徵軍隊。
  • 餘殺氣:殘留的戰爭氣息。
  • 泰山:中國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
  • 松柏:常綠樹,常用來象徵長壽和堅韌。
  • 高墳:高大的墳墓,指英雄的墓地。
  • 條侯:古代爵位名,此處指某位有功的將領。
  • 自靖:自行平定。
  • 軍中變:軍隊中的動亂或叛變。
  • 竇憲:東漢時期的將領,曾有功於邊疆。
  • 塞外勳:在邊疆取得的功勳。
  • 獨倚:獨自依靠。
  • 凌煙:凌煙閣,古代供奉功臣畫像的地方。
  • 思將略:思考軍事策略。
  • 暮天:傍晚的天空。
  • 徵雁:遷徙的雁羣。
  • 寒雲:寒冷的雲層。

翻譯

威名遠揚的馬將軍,即使白髮蒼蒼,他的赤誠之心仍爲天下所知。遼河上的軍旗依舊帶着戰爭的氣息,而泰山的松柏下,英雄的墳墓已經高高聳立。條侯自己平定了軍中的動亂,竇憲曾在邊疆立下赫赫戰勳。我獨自依靠在凌煙閣,思考着軍事策略,傍晚時分,徵雁在寒冷的雲層下飛翔。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歷史上著名將領的回憶,表達了對英雄事蹟的敬仰和對軍事策略的深思。詩中「威名萬里馬將軍,白首丹心天下聞」描繪了將軍的威名和忠誠,而「遼水旌旗餘殺氣,泰山松柏已高墳」則通過具體的景象,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英雄的不朽。最後兩句「獨倚凌煙思將略,暮天徵雁下寒雲」則抒發了詩人對軍事策略的沉思和對英雄時代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英雄的讚美和對歷史的沉思。

尹耕

明蔚州衛人,字子莘。嘉靖十一年進士。性嗜酒,好談兵。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邊臣玩忽,武備廢弛,作《塞語》十一篇,申明邊防虜勢之要害。嚴嵩見而才之。起知州,數月中遷兵部員外郎,出爲河間知府,大修武備。旋擢河南兵備僉事,被劾下獄,戍遼左。有《朔野集》。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