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強學:勤奮學習。
- 索居:孤獨地居住。
- 誓將:發誓將要。
- 從餘好:追隨我的喜好。
- 山河阻且綿:山河阻隔,路途遙遠。
- 悽悽:形容風雨交加的樣子。
- 風雨交:風雨同時來臨。
- 四月秋浦寒:四月時秋浦(地名)仍然寒冷。
- 夕寢不能旦:晚上睡下,直到天亮還未能起牀。
- 日高猶未餐:太陽已經很高了,還沒有吃早餐。
- 念之安所尤:思考這些事情,哪裏有什麼過錯。
- 通塞:通暢與阻塞,指人生的順境與逆境。
- 庶無外患及:希望沒有外來的憂患。
- 力稼或逢年:努力耕種,或許能遇到好年成。
翻譯
我勤奮學習,不知老之將至,孤獨地居住,常常感到缺少歡樂。我發誓要追隨自己的喜好,但山河阻隔,路途遙遠。四月裏,風雨交加,秋浦仍然寒冷。晚上睡下,直到天亮還未能起牀,太陽已經很高了,還沒有吃早餐。思考這些事情,哪裏有什麼過錯,人生的順境與逆境本來就有偏差。希望沒有外來的憂患,努力耕種,或許能遇到好年成。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初夏時節孤獨居住時的感受和對未來的期望。詩中,「強學不知老」展現了作者的勤奮和對知識的追求,「索居恆鮮歡」則透露出孤獨和寂寞。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悽悽風雨交,四月秋浦寒」),增強了詩中的情感色彩。最後,作者通過對未來的展望(「庶無外患及,力稼或逢年」),表達了對安寧生活的嚮往和對努力耕耘的信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堅韌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