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齋居

玉署齋居入夜清,星河錯落瑞煙橫。 圜丘將舉明禋典,百辟同輸夙戒情。 律管葭灰知應候,芸窗梅乾欲抽英。 窮檐多少凋零恨,願得陽和爲發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署:指翰林院,這裏指皇帝的宮殿。
  • 齋居:在特定時間內進行齋戒,通常是爲了準備宗教或禮儀活動。
  • 星河:銀河。
  • 錯落:交錯不齊的樣子。
  • 瑞煙:吉祥的煙霧,常用來形容宮廷或祭祀時的景象。
  • 圜丘:古代帝王祭天的圓形高臺。
  • 明禋典:明亮的祭祀儀式。
  • 百辟:指百官。
  • 夙戒:提前戒備,這裏指官員們爲祭祀做準備。
  • 律管:古代用來測定音律的竹管。
  • 葭灰:古代用葭(一種蘆葦)的灰放在律管中,以測定節氣。
  • 應候:順應時節。
  • 芸窗:書房的窗戶,這裏指書房。
  • 抽英:指植物開始發芽。
  • 窮檐:貧窮人家的屋檐,這裏指貧窮的人們。
  • 陽和:春天的溫暖和煦。
  • 發生:指萬物生長。

翻譯

在玉署中齋戒,夜深人靜,銀河交錯,吉祥的煙霧橫亙天際。 圜丘即將舉行明亮的祭祀儀式,百官們共同表達着提前的戒備之情。 律管中的葭灰知道時節的變換,書房的梅樹即將抽出嫩芽。 有多少貧窮人家的屋檐下,藏着凋零的悲恨, 他們願春天的溫暖和煦,能爲他們帶來萬物的生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至夜晚的寧靜與祥和,以及即將到來的祭祀儀式的莊嚴。詩中通過「星河錯落瑞煙橫」等意象,展現了宮廷的神祕與神聖。同時,詩人通過對節氣變換和自然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春天和萬物復甦的期盼,以及對貧窮人們生活改善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明代宮廷的生活場景,又透露出詩人對社會民生的關懷。

李學一

李學一,字萬卿,號文軒。歸善(今廣東惠陽)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舉人,明穆宗隆慶二年(一五六八)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刑科給事中。歷任湖廣參議、貴州提學副使。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四、吳道鎔《廣東文徵作者考》卷四有傳。李學一詩,以張友仁一九四八年手抄本《文軒公集》爲底本。 ► 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