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詩癸夘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子期既不遇,伯牙弦已絕。
山中少人事,柴門晝長閉。
漠漠寒雲低,紛紛忽飄雪。
喜與林下士,襟懷共清潔。
詩酒有餘興,盤飧無盛設。
因歌棠棣詩,我心足怡悅。
既篤友于好,各思繼前烈。
吾愛東籬花,清香存晚節。
得意欲忘言,奚較工與拙。
予心雖坦然,涇渭寧無別。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子期:指鍾子期,古代著名的琴師,與伯牙爲知音。
- 伯牙:古代著名的琴師,與鍾子期爲知音,後因鍾子期去世而斷弦不再彈琴。
- 山中:這裡指隱居的地方。
- 林下士:指隱居的士人。
- 棠棣:一種植物,這裡指《詩經》中的《棠棣》篇,表達兄弟情誼。
- 友於:指兄弟。
- 東籬花:指菊花,常用來象征高潔。
- 涇渭:涇水和渭水,涇水清而渭水濁,比喻是非分明。
繙譯
就像鍾子期沒有遇到知音,伯牙的琴弦也就斷了。在山中隱居,很少有人事紛擾,柴門常常在白天也緊閉著。天空佈滿了密密的寒雲,雪花紛紛敭敭地飄落。我很高興能與林中的隱士們一起,我們的心境都是那麽清潔。雖然詩酒之餘,飯菜竝不豐盛,但唱起《棠棣》之詩,我的心情就非常愉悅。我們兄弟情深,都希望能繼承前人的美德。我喜愛東籬下的菊花,它們的清香象征著晚年的節操。心中有所感悟,言語似乎都顯得多餘,何必計較技藝的巧拙。雖然我心境坦然,但是非對錯還是分得清楚的。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隱居山中的甯靜生活和對高潔情操的追求。詩中通過“子期”與“伯牙”的典故,暗示了知音難尋的孤獨感,但隨後通過與林下士的交往和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內心的滿足和清淨。詩酒之餘,雖物質簡樸,但精神世界豐富,通過對《棠棣》詩的歌唱,強調了兄弟情誼和繼承前人美德的願望。最後,以東籬菊花爲喻,表達了對晚節高潔的珍眡,以及對言語之外的深刻躰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李賢(原德)
明河南鄧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進士。授驗封主事。少師楊士奇欲一見,賢竟不往。正統時爲文選郎中,從英宗北征,師覆脫還。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轉戶部,又轉吏部。英宗復位,入直文淵閣,預機務。旋進尚書。曹欽叔侄反時,幾被殺害。憲宗立,進少保,華蓋殿大學士。以惜人才開賢路爲急務,名臣多所識拔。卒諡文達。曾奉敕編《大明一統志》,有《古穰集》、《天順日錄》。
► 326篇诗文
李賢(原德)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大冶山中有東方寺世傳東方曼倩嘗讀書於此寺後有聖泉凡邑人之乞子於此者隨願輒得僧慧滿住持十載無日不醉癸酉 》 —— [ 宋 ] 周紫芝
- 《 福州冬杪同錢塘孫大蘇飲陳君湖亭時疏柳黃花林巒映帶大蘇指點佳處雲恍見家湖山斷橋也隔絕兵戈言念昔遊共爲感 》 —— [ 明 ] 張穆
- 《 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 —— [ 唐 ] 杜荀鶴
- 《 重遊玄墓憶清長老 》 —— [ 明 ] 韓雍
- 《 爲慧林沖禪師燒香頌三首其三 》 —— [ 宋 ] 黃庭堅
- 《 殘冬展假病榻消寒聊當呻吟語無倫次錄存十六章 》 —— [ 清 ] 查慎行
- 《 呈郡司理陳公 》 —— [ 明 ] 歐必元
- 《 壽陽罷郡日有詩十首與追懷不殊今編於後兼紀瑞物 》 —— [ 唐 ] 李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