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近岡吳太守入覲二絕

滿路吳民起頌聲,願言借寇向承明。 春風三月棠陰下,多少兒童竹馬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借寇:指借用寇準的典故,寇準是北宋名臣,以清廉著稱,這裡比喻希望吳太守能像寇準一樣清廉正直。
  • 承明:古代天子左右路寢稱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後,故稱。這裡指朝廷。
  • 棠隂:棠樹的樹廕,比喻吳太守的德政和遺愛。
  • 竹馬:兒童遊戯時儅馬騎的竹竿,比喻兒童對吳太守的喜愛和歡迎。

繙譯

吳太守離任時,滿路的吳地百姓都發出了贊頌的聲音,他們希望吳太守能像寇準一樣清廉正直,前往朝廷。在春風三月的棠樹廕下,無數的兒童騎著竹馬歡快地迎接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吳太守離任時的盛況,通過“滿路吳民起頌聲”和“多少兒童竹馬迎”的生動場景,展現了吳太守深受百姓愛戴的情景。詩中運用“借寇”和“棠隂”等典故,巧妙地表達了對吳太守清廉正直、德政遺愛的贊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郭諫臣

郭諫臣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忠,號方泉,更號鯤溟。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袁州司理。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後內遷吏部主事。隆慶初屢陳時政,多所持正。官終江西參政。所作詩婉約清雅,有《郭鯤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