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有盆池漫砌小山與水光相映閒際靜觀輒有悠然之想戲作歌
吾聞小中可見大,莫看須彌芥子外。
小作盆池兒戲情,累石爲巒青一帶。
幽花細樹綴其間,五嶽三湘適意會。
羣魚吹波爭出沒,髣髴龍蛟雲氣靄。
水面落葉蕩微風,如駛舟航飛急瀨。
一卷一勺妙理存,黃筌知微不能繪。
予也蓄志名山川,幾思遍歷搜奇最。
自知有待而未能,於此神遊入三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須彌芥子:佛教用語,比喻極大與極小的事物可以相互容納。須彌山極大,芥子極小,但二者可相容。
- 五嶽三湘:五嶽指中國的五大名山,三湘指湖南的湘江流域。
- 黃筌:宋代畫家,擅長畫花鳥。
- 三味:佛教用語,指深入禪定、達到悟境的狀態。
翻譯
我聽說在小事物中可以看到大的道理,不要只看那些須彌山和芥子之外的事物。我做了一個小盆池,像孩子一樣玩耍,用石頭堆成小山,形成一條青色的帶子。幽靜的花朵和小樹點綴其間,彷彿五嶽三湘的美景在此匯聚,令人感到舒適。羣魚在水中吹波,爭相出沒,彷彿龍蛟在雲氣中隱現。水面上落葉隨微風飄蕩,如同船隻在急流中飛馳。這一卷一勺中蘊含着微妙的道理,即使是畫家黃筌也無法完全描繪。我也曾立志要遊歷名山大川,幾欲遍訪奇景。但自知還有所期待,未能實現,只能在此神遊,進入三味的境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一個小盆池中的景緻,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生活哲理的領悟。詩中運用了「小中見大」的哲學思想,將一個小小的盆池比作五嶽三湘,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欣賞。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未能實現的旅行夢想的遺憾,以及通過想象和神遊來達到心靈上的滿足和寧靜。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和對自然的無限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