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
夢醒不復寐,披衣中夜起。
轆轤寂未聲,寒窗照破紙。
乾坤只一皓,圓魄無纖滓。
人遊於光中,顧影一粟耳。
我魂爲之濯,焉用冰壺水。
人天氣交澄,不能言所以。
蘭焰未殘煙,冷香生露蕊。
滿耳砌蛬音,斷續不肯已。
小童忽囈言,夢中作悲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轆轤(lù lu):古代用來汲水的滑輪。
- 乾坤(qián kūn):天地。
- 皓(hào):明亮。
- 圓魄:指月亮。
- 滓(zǐ):污點,雜質。
- 濯(zhuó):洗滌。
- 蘭焰:指蘭花形狀的燈焰。
- 砌蛬(qiè jiǎng):蟋蟀。
- 囈言(yì yán):夢話。
翻譯
夢中醒來,再也無法入睡,於是披上衣服,在半夜起身。 轆轤靜悄悄的,沒有發出聲音,寒冷的窗戶上貼着破舊的紙。 天地間只有一片明亮,圓月無一絲雜質。 人在這光芒中行走,看着自己的影子,不過是一粒微小的塵埃。 我的靈魂因此得到了洗滌,哪裏還需要冰壺中的清水。 人與天氣交融,清澈透明,難以用言語表達。 蘭花形狀的燈焰還未熄滅,冷香中彷彿有露珠凝結的花蕊。 滿耳都是蟋蟀的鳴叫聲,斷斷續續,不肯停歇。 小童忽然說出夢話,夢中表達着悲喜交加的情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半醒來的景象和感受,通過細膩的意象展現了夜的靜謐與深邃。詩中,「轆轤寂未聲,寒窗照破紙」等句,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孤寂的夜晚,而「乾坤只一皓,圓魄無纖滓」則展現了月光的純淨與明亮。後文通過「我魂爲之濯」等表達,傳達了月光洗滌心靈的感覺,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意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夜晚的獨特感受和對自然之美的深刻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