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王二先生傳絕類李杜二公
謫仙李其姓,於鱗亦姓李。
少陵美爲字,弇州亦字美。
或者再來人,著姓復存氏。
前後生同時,相契並魚水。
著作集大成,詩文振後起。
足以光唐明,足以壽青史。
若非兩世身,安能合一軌。
李白真復生,子美真不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謫仙:指被貶下凡間的仙人,這裏用來形容李白,因其詩才非凡,被比作仙人。
- 於鱗:指李攀龍,明代文學家,字於鱗。
- 少陵:指杜甫,因其曾居住在少陵附近,故稱少陵野老。
- 弇州:指王世貞,明代文學家,字元美。
- 再來人:指轉世重生的人。
- 相契:相互契合,指關係密切。
- 魚水:比喻關係親密無間。
- 著作集大成:指其作品彙集了前人的精華,達到了很高的成就。
- 壽青史:指其名聲和事蹟被永久記載在史書中。
- 兩世身:指轉世兩次的身體。
- 合一軌:指合爲一體,無法區分。
翻譯
李白姓李,李攀龍也姓李。杜甫字美,王世貞也字美。這或許是轉世重生的跡象,他們的姓氏和字都得以保留。他們雖然生於不同的時代,但彼此之間關係密切如同魚水。他們的作品集前人之大成,詩文影響了後來的文學發展。他們的成就足以使唐朝和明朝的光輝更加耀眼,他們的事蹟足以永久地記載在史書中。如果不是轉世兩次的身體,怎能如此相似無法區分。李白真的復活了,杜甫真的永生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李白、杜甫與李攀龍、王世貞的姓氏和字,暗示了他們之間可能存在的轉世關係。詩中讚美了他們的文學成就,認爲他們的作品集前人之大成,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這種對比和讚美,詩人表達了對這些文學巨匠的敬仰之情,以及對他們文學成就的肯定。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文學傳承和發展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