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分襟:分別,離別。
- 江亭:江邊的亭子。
- 桐花:桐樹開的花。
- 楊柳:柳樹,常用來象徵離別。
- 季子金:指季子(戰國時期人物)的黃金,比喻財富。
- 五陵:指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這裏泛指貴族子弟的遊樂場所。
翻譯
暮春時節,我與方陳兩位朋友在江邊的亭子中飲酒,心中充滿了離別的惆悵。酒慢慢斟着,我們即將分別。桐花上的雨水滴落在我的衣服上,楊柳樹下傳來了笛聲,那是離別的音樂。醉意中我想起了平原上的劍舞,閒暇時我消磨着季子的黃金。五陵的鞍馬都已經盡興,我擔心辜負了這年輕的激情和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暮春時節與朋友分別的情景,通過桐花、楊柳等自然景物的描寫,增強了離別的氛圍。詩中「桐花衣上雨,楊柳笛中音」巧妙地運用了自然景物與音樂的結合,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不捨和對友情的珍視。後兩句則通過「平原劍」和「季子金」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過去豪情壯志的懷念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青春的深刻思考。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