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任渭宇李少鶴兩將軍招飲湖光亭

· 張萱
西湖秋色近如何,落日輕橈載酒過。 緩帶元戎移小隊,長裾狂客共高歌。 纖纖新月窺霜柳,颭颭香風折露荷。 爲問六如亭畔路,香魂曾否復凌波。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初秋:秋季的開始階段。
  • 任渭宇李少鶴:人名,兩位將軍。
  • 湖光亭:亭子的名稱,位於湖邊。
  • 輕橈:輕便的小船。
  • 緩帶:寬鬆的腰帶,形容衣着隨意。
  • 元戎:主帥,這裏指將軍。
  • 小隊:小規模的隊伍。
  • 長裾:長衣,這裏指文士的服裝。
  • 狂客:放蕩不羈的人。
  • 纖纖:形容細小、柔弱。
  • 新月:月初的月亮。
  • 霜柳:秋天帶霜的柳樹。
  • 颭颭:形容風吹動的樣子。
  • 露荷:帶露水的荷花。
  • 六如亭:亭子的名稱。
  • 香魂:美麗的女子,這裏指傳說中的女子。
  • 凌波:在水面上行走,形容輕盈的步態。

翻譯

初秋時節,西湖的秋色近來如何?夕陽下,我乘着輕便的小船載酒經過。將軍們穿着寬鬆的衣帶,帶領着一小隊人馬,與穿着長衣的文士們一起放聲高歌。細細的新月照亮了帶霜的柳樹,風吹動着,荷花上的露水被折斷,散發出陣陣香氣。我在想,六如亭畔的那條路上,那位美麗的女子是否還會輕盈地在水面上行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初秋西湖的景色和詩人與其友人的歡樂時光。詩中,「落日輕橈載酒過」一句,既展現了詩人乘船遊湖的愜意,又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後文通過「緩帶元戎移小隊,長裾狂客共高歌」描繪了將軍與文士們無拘無束的聚會場景,展現了他們的豪放與不羈。最後兩句則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引出了對傳說中女子的遐想,增添了詩意的浪漫與神祕。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