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五老峯望彭蠡湖歌

· 吳兆
適度含鄱口,來登五老峯。千盤萬剝無人跡,雨過泥腥見虎蹤。 一徑孤懸五峯背,煙嵐五點濃如黛。壁面起兮矗相向,石顏疊兮詭萬狀。 履觸雲生處,身齊飛鳥上。霞綴屏兮成錦,霧彌谷兮如漲。 峯頭霧雨峯下晴,一邊湖樹夕陽明。波聲直撼鄱陽縣,江色遙分湖口城。 憶昔揚帆彭蠡左,湖心迥壓看將墮。今來頂上看湖光,湖光射眼白如霜。 不知浮蕩蒼翠表,只覺微茫衆山小。林交陰兮青兕啼,草丰茸兮故步迷。 遊人今夜何峯宿,遙逐鐘聲度水西。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含鄱口:地名,位於江西省九江市。
  • 五老峯:山名,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
  • 彭蠡湖:即鄱陽湖,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位於江西省北部。
  • 千盤萬剝:形容山路曲折險峻。
  • 泥腥:泥土的腥味。
  • 煙嵐:山中的霧氣。
  • 濃如黛:顏色深黑如黛石。
  • 壁面起兮矗相向:形容山壁陡峭,相對而立。
  • 石顏疊兮詭萬狀:山石層層疊疊,形態各異。
  • 履觸雲生處:腳踏之處彷彿觸及雲端。
  • 霞綴屏兮成錦:朝霞點綴如錦繡。
  • 霧彌谷兮如漲:霧氣瀰漫山谷,如同水漲。
  • 湖樹夕陽明:湖邊的樹木在夕陽下顯得格外明亮。
  • 波聲直撼鄱陽縣:湖波聲響大到似乎能震動鄱陽縣。
  • 江色遙分湖口城:遠處的江色將湖口城分隔開來。
  • 浮蕩:漂浮移動。
  • 蒼翠表:青翠的山表。
  • 青兕啼:青色的犀牛在啼叫。
  • 草丰茸兮故步迷:草叢茂盛,使人迷失方向。

翻譯

我穿過含鄱口,攀登至五老峯。山路曲折險峻,人跡罕至,雨後泥土散發着腥味,可見虎蹤。一條小徑孤獨地懸掛在五峯背後,山中的霧氣濃重如黛。山壁陡峭,相對而立,山石層層疊疊,形態萬千。腳踏之處彷彿觸及雲端,身體與飛鳥齊平。朝霞點綴如錦繡,霧氣瀰漫山谷,如同水漲。峯頂霧雨,峯下卻是晴朗,一邊湖邊的樹木在夕陽下顯得格外明亮。湖波聲響大到似乎能震動鄱陽縣,遠處的江色將湖口城分隔開來。回憶往昔揚帆於彭蠡湖畔,湖心似乎要墜落。今日在峯頂眺望湖光,湖光射眼,白如霜。不知湖水在青翠的山表上漂浮移動,只覺得周圍的山峯顯得微茫而小。林中青色的犀牛啼叫,草叢茂盛,使人迷失方向。遊人今夜將在哪座峯宿,遠遠地隨着鐘聲渡水西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登五老峯遠眺彭蠡湖的壯麗景色,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象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山水的壯美與神祕。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千盤萬剝」形容山路的險峻,「煙嵐五點濃如黛」描繪山中霧氣的深邃,以及「湖光射眼白如霜」表現湖光的明亮。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嚮往,同時也體現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靈自由的精神風貌。

吳兆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非熊。初喜爲傳奇曲。萬曆中游南京,與鄭應尼作《白練裙》雜劇,譏嘲馬湘蘭。己而悔之,致力於詩,與曹學佺等結社,遊武夷、匡廬、九華諸山,輯《金陵社集詩》。後出遊廣東,客死新會。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