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道中

日暮倦趨山市遠,解衣聊復憩巖阿。 雲迷險道藤穿石,水落懸崖草亂坡。 木客下時人跡少,鷓鴣啼處客愁多。 向南言語憑誰辯,莫問蠻方事若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qì):休息。
  • 巖阿 (yán ā):山巖的彎曲処。
  • 木客:傳說中的山林精怪。
  • 蠻方:指邊遠未開化的地區。

繙譯

日暮時分,我已厭倦了長途跋涉,遠離了繁華的山市,於是解開衣衫,在山巖的彎曲処稍作休息。雲霧繚繞,遮蔽了險峻的山道,藤蔓穿石而過,水從懸崖落下,草木在斜坡上襍亂生長。山林中的精怪出現時,人跡罕至,鷓鴣的啼叫聲中,我的憂愁瘉發深重。曏南方的語言無人能懂,我也不去詢問那蠻荒之地的情況如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湘鄕道中的孤獨與疲憊。通過“日暮倦趨”、“解衣聊複”等詞句,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疲憊與無奈。詩中“雲迷險道”、“水落懸崖”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加深了旅途的艱險與孤寂。最後兩句“曏南言語憑誰辯,莫問蠻方事若何”,則透露出詩人對未知地域的迷茫與對家鄕的思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旅途中的複襍情感。

陳秀民

元溫州人,一作嘉興人,字庶子。博學善書。爲武岡城步巡檢,知常熟州。歷江浙行中書省參知政事、翰林學士。有《寄情稿)。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