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虛谷二首

· 陳櫟
天壤一虛叟,見之夢寐中。 豈必真及門,私淑恩何窮。 易說曉櫺白,詩編夜檠紅。 終然欠參請,小草依松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壤:天地之間。
  • 虛叟:指方虛,虛構的老人,可能指代某種理想或精神。
  • 夢寐:夢中。
  • 私淑:私下裏敬仰。
  • 曉櫺:早晨的窗櫺。
  • 夜檠:夜晚的燈盞。
  • 參請:參拜請教。
  • 小草依松風:小草依偎在松樹下,隨風搖曳,比喻自己的學問或地位尚淺,需要依附於高人。

翻譯

在天地之間,有一個虛構的老人,我在夢中見到他。 不必真的去拜訪他,私下裏敬仰他的恩情無窮。 早晨窗櫺透出白光,我研讀《易經》;夜晚燈盞照亮紅光,我編寫詩篇。 最終我還是缺少去參拜請教,就像小草依偎在松樹下,隨風搖曳。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一位理想中的老師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對學問的渴望和不足。詩中通過「夢寐中」的虛叟形象,展現了詩人對這位老師的深切向往。同時,通過「曉櫺白」與「夜檠紅」的對比,描繪了詩人不分晝夜地苦讀的情景,體現了其對學問的熱愛和執着。最後,以「小草依松風」自喻,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學問尚淺,需要依附高人的自謙之情。

陳櫟

元徽州休寧人,字壽翁。學宗朱熹。宋亡,隱居著書。仁宗延祐初,鄉試中選,不赴禮部試,教授於家。性孝友,剛正,動中禮法,與人交,不以勢合,不以利遷。善誘學者,諄諄不倦。所居堂名定宇,學者稱定宇先生,晚稱東阜老人。有《尚書集傳纂疏》、《歷代通略》、《勤有堂隨錄》和《定宇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