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鈎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燕趙的俠士,頭上繫着俠士的武纓,腰佩吳越閃亮的彎刀,騎着銀玻白馬,像流星一樣在大街上弛騁。他們的武藝蓋世,十步可斬殺一人,千里之行,無人可擋。他們爲人仗義行俠,事成之後,連個姓名也不肯留下。想當年,侯嬴、朱亥與信陵君結交,與之脫劍橫膝,交相歡飲。三杯熱酒下肚,便慷慨許諾,願爲知己兩肋插刀。一諾重於泰山;眼花耳熱之後,胸中之意氣,可貫長虹。朱亥爲信陵君救趙,揮起了金椎。此一壯舉,使趙都邯鄲上下,都先爲之震驚。二壯士的豪舉,千秋之後仍然在大梁城傳爲美談。他們縱死而俠骨猶香,不愧是蓋世之英豪。要做人就要像他們這樣的俠士一樣,傳名百代,爲人稱頌。誰能學揚雄那個儒生,終身在書閣上,頭髮白了,還在書寫《太玄經》。

注釋

俠客行:俠客之歌。行:歌行體, 趙客:燕趙之地的俠客。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莊子·説劍》:「昔趙文王好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 縵胡纓:即少數民族做工粗糙的沒有花紋的帶子。這句寫俠客的冠帶。縵,沒有花紋;胡,古時對北方少數民族通稱;纓,繫冠帽的帶子。 吳鉤:寶刀名。 霜雪明:謂寶刀的鋒刃像霜雪一樣明亮。 颯沓:群飛的樣子,形容馬跑得快。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句:原自《莊子·説劍》:「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這裏是説俠客劍術高強,而且勇敢。 信陵:信陵君,戰國四公子之一,爲人禮賢下士,門下食客三千餘人。 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門客。朱亥本是一屠夫,侯嬴原是魏國都城大梁東門的門官,兩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禮遇,都爲信陵君所用。 炙:烤肉。 啖朱亥:讓朱亥來喫。啖,喫。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句:説幾杯酒下肚(古詩文中,三、九常是虛指)就作出了承諾,並且把承諾看得比五嶽還重。 素霓:白虹,古人認爲,凡要出現不尋常的大事,就會有不尋常的天象出現,如「白虹貫日」。 「意氣素霓生」句:俠客重然諾、輕死生的精神感動了上天。也可以理解爲,俠客這一承諾,天下就要發生大事了。這樣與下文扣得更緊。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句:朱亥錘擊晉鄙的故事。信陵君是魏國大臣,魏、趙結成聯盟共同對付秦國,這就是合縱以抗秦。信陵君是積極主張合縱的。邯鄲,趙國國都。秦軍圍邯鄲,趙向魏求救。魏王派晉鄙率軍救趙,後因秦王恐嚇,又令晉鄙按兵不動。這樣,魏趙聯盟勢必瓦解。信陵君準備親率家丁與秦軍一拚,去向侯嬴辭行(實際是試探侯嬴),侯不語。信陵君行至半路又回來見侯嬴。侯笑着説:「我知道你會回來的。」於是爲信陵君設計,串通魏王寵姬,盜得虎符,去到晉鄙軍中,假託魏王令代晉鄙領軍。晉鄙生疑,朱亥掏出四十斤重的鐵椎,擊斃晉鄙。信陵君遂率魏軍進擊秦軍,解了邯鄲的圍。 太玄經:揚雄曾在皇帝藏書的天祿閣任校刊工作。《太玄經》是揚雄寫的一部哲學著作。

《俠客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描寫和歌頌俠客的古體五言詩。此詩前四句從俠客的裝束、兵刃、坐騎描寫俠客的外貌;第二個四句寫俠客高超的武術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第三個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來進一步歌頌俠客,同時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抱負,俠客得以結識明主,明主藉助俠客的勇武謀略去成就一番事業,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最後四句表示,即使俠客的行動沒有達到目的,但俠客的骨氣依然流芳後世,並不遜色於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全詩抒發了他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嚮往。

賞析

李白這一首《俠客行》古風,抒發了他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嚮往。 有人認爲這首《俠客行》僅僅是寫朱亥、侯嬴,是不對的。前八句寫的俠客的形象就與朱、侯兩人不符。朱並不會劍術,而是力氣大、勇敢。侯主要是智謀取勝。一句「閒過信陵飲」不過是將俠客與信陵君這樣的「明君」聯繫起來罷了,因朱、侯都不是以這種方式結識信陵君的。李白正是想結識像信陵君這樣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爲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靖一」的政治抱負。 前人有曰:借他人故事,澆自己塊壘。李白這首詩亦當如是。《俠客行》是詩人李白以誇張的筆墨,從遊俠的服飾開始:「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僅二十個字,彷彿全是寫物而不寫人。但當時遊俠兒的氣勢、風貌,就栩栩如生的展現在目前了。因爲詩人並不是爲物而誇張的寫物,而是處處着眼於人的精神氣勢而寫物。「縵胡」的「纓’,「霜雪明」的」吳鉤」,「颯沓如流星」的「白馬」這些當時流行的任俠服飾,不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縱、慷慨之氣,把物都寫活了。 詩人進而寫遊俠的行爲:「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也僅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憂解難、不圖名利、尚義氣、重承諾等等的高尚人格。詩人是以「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的思想,加以歌讚的。事實上,詩人之所以少好任俠,乃是以此爲理想人格而嚮往的,故能把一般的任俠社會意識,寫得如此深刻而生動。 最後,詩人以戰國時「竊符救趙奪晉鄙軍」中的侯嬴、朱亥」二壯士」例,闡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之旨。「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紫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恆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這「三杯吐然諾,五嶽爲之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紫霓生。」重然諾,尚意氣的任俠,真是「慷慨成素霓,嘯吒起清風。」(張華《壯士篇》)的。震撼了大梁城:「千秋二壯士」,是當之而不愧。「不慚世上英」!詩人對「二壯士」歎服不已,情見於詞了。 然而,詩人不僅在熱烈的頌唱「二壯士」,同時也對校書天祿閣草《太玄經》的揚雄輩,無情地加以蔑視:「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是爲壯夫所不爲! 《俠客行》詩雖在歌頌任俠,但由於詩人就是尚任俠的,所以把詩人少年的豪情壯志表現無遺。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