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行

· 李白
【其一】 朝騎五花馬,謁帝出銀臺。 秀色誰家子,雲車珠箔開。 金鞭遙指點,玉勒近遲迴。 夾轂相借問,疑從天上來。 蹙入青綺門,當歌共銜杯。 銜杯映歌扇,似月雲中見。 相見不得親,不如不相見。 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 胡爲守空閨,孤眠愁錦衾。 錦衾與羅幃,纏綿會有時。 春風正澹盪,暮雨來何遲。 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 光景不待人,須臾發成絲。 當年失行樂,老去徒傷悲。 持此道密意,毋令曠佳期。 【其二】 相逢紅塵內,高揖黃金鞭。 萬戶垂楊里,君家阿那邊。
拼音

所属合集

#樂府詩集

譯文

【其一】 早晨,謁見過皇帝之後,從銀臺門出來,乘上五花馬去郊外野遊。 路上遇到一駕雲車。車窗開處,從裏面亮出一個姑娘美麗的臉來。 我搖動金鞭,來到車前,停住了馬兒,上前相問:你是何方仙女,下得凡來? 於是便邀她一道進入青綺門的一個酒家,與她一起唱歌飲酒。 此女歌扇半掩,含羞而飲,扇遮半面,如同彩雲遮月一樣美麗。 相見而不得相親,還不如不相見。 但與她一見情深,雖未言語而靈犀已通。 她爲什麼要獨守空閨呢?長夜孤眠的滋味,可真是令人難涯啊。 她說,與君幽會的日子請待以來日。 可是,現在不正是春風和煦的好日子嗎,爲什麼要待以來日呢? 願託王母的三青鳥,爲我捎去相思的思念信。 就說光陰荏苒,時不我待,轉成之間,黑髮而成白絲。 少壯時不及時行樂,老大時就會徒然傷悲的。 請將此中密意轉告給她,不要令良辰佳日白白地浪擲虛度啊。 【其二】 與君在喧鬧市井中相遇,手挽着馬鞭相互作揖問好。 請問老兄,在那一片高樓垂楊之中,哪一處是君家的宅院?

注釋

相逢行: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三十四列入《相和歌辭·清調曲二》,又名《相逢狹路間行》或《長安有狹斜行》。 五花馬:唐代名馬名。唐宮內廄有五花馬。或雲五花是剪馬鬃爲五花,或雲馬身有花如梅花者。 銀臺:宮門名。大明宮紫宸殿側有左、右銀臺門。 雲車:車身飾有云紋者。多指婦女所乘之車。珠箔:車窗上的珠簾。 玉勒:馬嚼子,此代指馬。遲迴:徘徊。 夾轂(gǔ):形容兩車靠得很近。轂:本指車輪中央軸所貫處,此代指車。 蹙(cù):踐、踏之意。青綺門:即長安東門。漢代長安東出十二門。其三曰霸城門,因其門色青,又名青城門、青門、青綺門。見《水經注·渭水》。 錦衾:錦被也。 羅帷:即羅帳。 暮雨:用巫山神女故事,指男女歡愛之事。 三青鳥:相傳爲西王母的傳信使者。薛道衡《豫章行》:“願作王母三青鳥,飛來飛去傳消息。” 當年:指少壯之時。 曠:荒廢,耽誤。 紅塵內:即繁華熱鬧的市井之中。 黃金鞭:飾有黃金的馬鞭,極言華貴也。 阿那邊:猶言在哪裏。

賞析

《相逢行》一作《相逢狹路間行》,樂府《清調曲》名。也作《長安有狹邪行》。《樂府解題》謂這一曲辭的內容主要寫當時富貴人家的奢華排場,含有宣揚之意。第一首詩題下注雲:“一雲有贈。”有人認爲此詩爲李白失意於君,託男女以致辭。第二首詩用大寫意的曠放手法,勾勒出一種昂揚積極的人格理想。 人們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相逢總是免不了的。但是相逢之際有各種各樣的情形,或熱烈纏綿,或冷漠平淡如路人,或失之交臂,相見恨晚,凡此種種,皆因性格使然。飄逸豪邁的李白自有他獨特的性格,與人相見便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如賀知章在長安初見李白便呼爲“謫仙人”,立即解金龜換酒相待,可見他的與衆不同。 第一首詩就寫一種相逢情形。“朝騎五花馬,謁帝出銀臺。”李白朝見大唐天子離開皇宮之後,偶然遭遇了一場豔遇。“秀色誰家子,雲車珠箔開。”誰家這麼漂亮的女孩子,坐着香車緩緩而來。“金鞭遙指點”,是這個少女在告訴他到哪個地方去。“疑從天上來”,體現了李白的個人喜好,他特別喜歡說“天上來”,因爲他覺得自己就是天上來的,看到這個少女也說人家是天上來的。“蹙入青綺門,當歌共銜杯。”是說他們一見鍾情,就馬上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歡樂開懷了,多麼香豔的美麗相遇啊。“銜杯映歌扇,似月雲中見。”是形容這個漂亮的女孩子好像雲中的月亮,李白最寶貴的東西是月亮,碰到一個心儀的美女,就把她也比作月亮。 但是,這場偶然的豔遇在李白的筆下卻顯得神祕莫測。“相見不得親,不如不相見。”李白此時突然感到很傷心,不知怎麼回事,見了一次後就不能再見面了。“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不用開口就知道心裏想什麼。“胡爲守空閨,孤眠愁錦衾。”意謂:爲什麼一個人苦守空房、孤枕獨眠呢?“錦衾與羅幃,纏綿會有時。”讓錦衾與羅幃見證,一定有在一起纏綿的機會的。“春風正澹盪,暮雨來何遲。”“春風”代表思春,“暮雨”暗示男女之事。李白是有想法的。“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光景不待人,須臾發成絲。”意思是說:現在我還身強體壯,你也青春美貌,爲什麼不能巫山雲雨呢?“當年失行樂,老去徒傷悲。持此道密意,毋令曠佳期。”李白最後還說:當年沒有及時行樂,老了就會徒感悲傷。既然我們都有柔情蜜意,還是再找個機會一起纏綿吧!這與“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千古名句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這是一首纏綿悱惻的豔遇詩。李白一生愛女人,這也是他能寫出《相逢行》這樣的豔遇詩的真正原因。 第二首詩寫另一種相逢情形。“相逢紅塵內,高揖黃金鞭”,“紅塵”,有兩個意思,一是指鬧市街衢的飛塵,代指都市的繁華。另一個意思是指人世或塵世的糾紛和煩惱,是佛家語,如“看破紅塵”。這裏李白所選擇的當是第一個意思,也就是班固《西京賦》:“闐城溢郭,旁流百廛,紅塵四合,雲煙相連”;徐陵《洛陽道》:“綠柳三春暗,紅塵百戲多”,以及劉禹錫詩“紫陽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描繪的是春華時節都市的盛況。在李白的一生中,長安的繁華生活一直是他引以爲驕傲的回憶,因爲他在最高統治者身邊形式上“參政”了,那麼畢竟在熱鬧繁華的都市裏能夠以一個精神與物質都相對自由的面貌出現,“高揖黃金鞭”不啻是光彩的。曾幾何時,玄宗賜酒,高力士脫靴,使得李白引以爲榮耀,以爲文人價值得到了實現。這比“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境遇無疑要舒心。“黃金鞭”指相當身份的裝飾,傅縡詩:“本珍白玉燈,因飾黃金鞭。”在這種場合下很有氣度地相逢打招呼,那高貴瀟灑的舉止,不管是李白的體驗或其他所見情形,都傳達了詩人昂揚奮發的積極入世與參政意識,所謂“平交諸侯”,“不屈己幹人”的思想性格,而不應簡單地理解爲對功名富貴的醉心。 至於馬鞭,常常是李白實現政治理想的一種工具象徵。如《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十一)“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他的“試借”,豪邁俊逸,出語驚人,蓋世英雄式的自我形象躍然紙上,與此詩的“高揖黃金鞭”有精神氣質上的相通之處。 “萬戶垂楊裏,君家阿那邊”,二句渲染一種環境氣氛,似是相逢問候的答語:我就住在楊柳重重繁華熱鬧的街市裏啊。宣揚居處的熱鬧繁華在於映襯主人的富有和高貴,這情景似直又曲,遮蔽中有開闊,很愜意很自豪。“阿那”即“婀娜”,柔順美好的樣子。詩的結尾在垂柳飄拂,餘韻縈繞的柔美畫面中爲相逢後意趣相投的探訪留下想象的空間。 這首詩寫相逢的一瞬間,或是詩人的自我寫照,或是詩人所見,寫的都是一種詩人李白式的精神面貌,是全無隱憂的醇酒美人之外的出仕建功的體貌氣質,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種神態的某一次情緒外化的大寫意。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花馬:指毛色斑駁的馬,是名貴的馬。
  • 謁帝:拜見皇帝。
  • 銀台:唐代宮門名,這裡指皇宮。
  • 雲車:裝飾華美的車。
  • 珠箔:用珠子裝飾的簾子。
  • 玉勒:鑲玉的馬籠頭,這裡指馬。
  • 夾轂:指兩車相靠很近。
  • 青綺門:長安東門之一,又稱青門。
  • 啣盃:飲酒。
  • 衚爲:爲何。
  • 錦衾:錦緞被子。
  • 羅幃:羅帳。
  • 澹蕩:蕩漾,形容春風輕柔。
  • 三青鳥:神話中的鳥,傳說是西王母的使者,這裡指信使。
  • 曠佳期:錯過美好的約會。

繙譯

早晨騎著名貴的五花馬,拜見完皇帝從銀台出來。 那美麗的女子是誰家的,她乘坐的雲車珠簾輕啓。 她揮動金鞭遙指遠方,我騎著玉馬近前卻猶豫不決。 兩車相靠,互相問候,倣彿從天而降。 我們一同進入青綺門,唱歌共飲美酒。 飲酒時她映著歌扇,如同雲中月般美麗。 相見卻不能親近,不如不見。 相見時情感已深,無需言語已知心意。 爲何要守著空閨,獨自在錦被中愁思。 錦被與羅帳,纏緜的時刻終會到來。 春風輕柔地吹拂,晚雨爲何遲遲不來。 願通過三青鳥傳遞我的長久思唸。 光隂不等人,轉眼間頭發已成絲。 年輕時不及時行樂,老去衹會徒增傷悲。 把握這份深情,不要錯過美好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一位美麗女子相遇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愛情的渴望。詩中,“五花馬”、“雲車珠箔”等描繪了場景的豪華與女子的美麗,而“相見不得親,不如不相見”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無奈與渴望。最後,詩人通過“光景不待人”和“毋令曠佳期”來強調珍惜時光和把握愛情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