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 晏殊
紫府羣仙名籍祕。五色斑龍,暫降人間世。海變桑田都不記。蟠桃一熟三千歲。 露滴彩旌雲繞袂。誰信壺中,別有笙歌地。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
拼音

注釋

紫府:仙居。晉·葛抱朴《抱朴子·祛惑》:「及至天上,先過紫府,金牀玉几,晃晃昱昱,眞貴處也。」 名籍秘:仙居別有洞天,仙人名號不傳於世。名籍:名册。 五色斑龍:爲仙人駕車的彩龍。《漢武帝內傳》:「唯見王母乘紫雲之輦,駕五色之斑龍。」 「海變桑田都不記」句:語出《神仙傳·王遠》:「麻姑自説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爲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於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爲陵陸乎?』」劉希夷《代悲白頭翁》:「已見松柏摧爲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蟠桃一熟三千歲」句:《太平廣記》卷三引《漢武內傳》:「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以仙桃四顆與帝。帝食輒收其核,王母問帝,帝曰:『欲種之。』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中夏地薄,種之不生。』帝乃止。」 彩旌:彩旗。 袂:衣袖。 「誰信壺中,別有笙歌地」句:《後漢書·卷八十二下·〈方術列傳·費長房傳〉》:「長房旦日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唯見玉堂嚴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後因以「壺中天」稱仙境。 「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二句:唐·杜少陵《曲江二首》:「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柳耆卿《雪梅香·景蕭索》:「雅態姸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府: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五色斑龍:神話傳說中的神龍,身上有五彩斑斕的顏色。
  • 海變桑田:即滄海桑田,形容世事變化巨大。
  • 蟠桃:神話中的仙桃,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pán)
  • 彩旌:彩色的旗幟,這裏可理解爲仙人所用的儀仗。
  • 壺中:傳說中神仙的空間,別有天地。
  • 尊前:指在酒筵前,尊,同「樽」,酒杯。

翻譯

在那神祕的仙宮之中,衆神仙的名籍都隱祕難尋。那身帶五彩花紋的祥龍,暫時降臨到了這人間世界。它歷經漫長歲月,連大海變成桑田的鉅變都已記不清。神話中的蟠桃,每成熟一次,就已經過去了三千年。

仙人們身上的露水滴落在彩色的旗幟上,彩雲繚繞在他們的衣袖邊。誰能相信,那小小的壺中,竟然另有一番笙歌陣陣、歡樂祥和的天地。門外的落花隨着流水靜靜逝去,面對此情此景,我們就盡情在這酒筵前一醉方休吧,不要有所吝惜。

賞析

這首詞充滿奇幻、瑰麗的神話色彩,構建了一個富有神祕氣息和浪漫情懷的世界。上闋用「紫府羣仙」「五色斑龍」「蟠桃一熟三千歲」等意象,創造出超脫塵俗的仙界情境,借仙人世事變幻不記、壽命悠長來反襯人間的短暫與無常。下闋由仙入凡,「露滴彩旌雲繞袂」展現仙人姿態超凡,「誰信壺中別有笙歌地」製造懸念,增添奇幻感。「門外落花隨水逝」寫人間景象,烘托時光匆匆。最後「相看莫惜尊前醉」一句,詞人從對仙界的遐想回到現實人生,頗有及時行樂之感,傳達出對人生的複雜態度,既感慨時光易逝、世事變遷,又帶有一種豁達超脫的情懷 。整首詞想象力豐富,將神話與現實巧妙結合,營造出空靈飄忽、意境深遠的氛圍。

晏殊

晏殊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今南昌進賢)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爲祕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爲“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 3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