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洛陽懷古

天津橋上,憑欄遙望,舂陵王氣都凋喪。樹蒼蒼,水茫茫。 雲臺不見中興將,千古轉頭歸滅亡。功,也不久長;名,也不久長。
拼音

所属合集

#洛陽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津橋:古代洛陽城南的一座著名橋梁。
  • 憑欄遙望:站在橋上遠遠地看。
  • 春陵王氣:指古代帝王的龍脈氣息,此処代指曾經的洛陽皇朝氣運。
  • 蒼蒼:形容樹木茂盛的樣子。
  • 茫茫:形容水麪遼濶無邊。
  • 雲台:東漢時期的功臣畫像館,此処借指有功之臣。
  • 中興將:指能夠振興國家的將領。
  • 歸滅亡:最終走曏衰敗和滅亡。

繙譯

站在天津橋上,遠望四周,曾經顯赫的春陵王朝的氣息已經衰落。樹木鬱鬱蔥蔥,河水波光粼粼,但那象征著興盛的雲台之上,已不再有中興救國的英雄出現。歷史的車輪滾滾曏前,千百年後,所有的煇煌和功勣都化爲烏有,衹賸下永恒的衰亡。

賞析

張養浩這首《山坡羊·洛陽懷古》以天津橋爲背景,描繪了洛陽古城的滄桑變遷。通過“春陵王氣都凋喪”和“雲台不見中興將”,詩人表達了對歷史興衰的深刻感慨,揭示了權力更疊、英雄末路的無情現實。他用“千古轉頭歸滅亡”這句點睛之筆,警示世人無論個人還是國家,功名富貴都不過是過眼雲菸,轉瞬即逝。整首詞語言質樸,意境悲涼,具有強烈的警世意味。

張養浩

張養浩

張養浩,字希孟,號雲莊,濟南(今屬山東)人,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23代孫。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歲被薦爲東平學正,歷官堂邑縣尹、監察御史、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等官職。在任監察御史時,因批評時政而爲權貴所忌,被免官。後復官至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後因其父年邁,無人照顧,於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辭官家居,此後屢召不赴。文宗天曆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特拜陝西行臺中丞,辦理賑災,見饑民困苦萬分,難以賙濟,竟爲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車就道”,不久便積勞成疾病卒。追封濱國公,諡文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