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清明

· 吳澄
清明,三月節。按《國語》曰:時有八風。歷獨指清明風爲三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桐始華。桐,木名。有三種:華而不實者曰白桐,《爾雅》所謂榮桐木是也;皮青而結實者曰梧桐,一曰青桐,《淮南子》曰梧桐斷角是也;生於山岡、子大而有油者曰油桐,毛詩所謂梧桐不生山岡者是也。今始華者,乃白桐耳。按《埤雅》:桐木知日月、閏年,每一枝生十二葉,閏則十三葉,與天地合氣者也。今造琴瑟者,以花桐木,是知桐爲白桐也。 田鼠化爲鴽【音如】。按《爾雅》注曰:鼫鼠,形大如鼠,頭似兔,尾有毛,青黃色,好在田中食粟豆,謂之田鼠。《本草》《素問》曰:鴽,鶉也,似鴿而小。《爾雅 釋鳥》:鴽,鴾母。郭注:䳺也,青州人呼爲鴾母。鮑氏曰:鼠,陰類;鴽,陽類;陽氣盛故化爲鴽,蓋陰爲陽所化也。 虹始見【去聲】。虹,虹蜺也,詩所謂螮蝀,俗讀去聲也。註疏曰:是陰陽交會之氣,故先儒以爲雲薄漏日,日照雨滴則虹生焉,今以水噀日,自劍視之則暈爲虹。朱子曰:日與雨交,倏然成質,陰陽不當交而交者,天地淫氣也。虹爲雄,色赤白,蜺爲雌,色青白,然二字皆從蟲。《說文》曰:似螮蝀狀。諸書又云:嘗見虹入溪飲水,其首如驢。恐天地閒亦有此種物也,但虹氣似之借名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rú,古書上指鵪鶉類的小鳥。
  • 虹始見:「見」讀去聲,jiàn。
  • 螮蝀:dì dòng。
  • :ní。
  • :xùn。
  • :xùn,含在口中而噴出。

翻譯

清明是三月的節氣。按照《國語》所說:當時有八風。曆法中唯獨指明清明風是三月的節氣,這種風屬於巽。萬物在巽的作用下都整齊,事物到這時都因爲潔淨整齊而變得清明瞭。 桐樹開始開花。桐是樹木的名稱,有三種:開花但不結果的叫白桐,就是《爾雅》中所說的榮桐木;樹皮青色並且結果實的叫梧桐,也叫青桐,《淮南子》中說的梧桐斷角就是它;生長在山岡上、果實大且有油的叫油桐,就是《毛詩》中所說的梧桐不生長在山岡上的那種。現在開始開花的,是白桐而已。按照《埤雅》所說:桐木知曉日月、閏年,每一枝生長十二片葉子,閏年則十三片葉子,是與天地之氣相應合的樹木。現在製作琴瑟用的花桐木,就知道是白桐了。 田鼠變成了鴽。按照《爾雅》註釋說:鼫鼠,形狀大如老鼠,頭像兔子,尾巴有毛,青黃色,喜歡在田中吃粟豆,被稱爲田鼠。《本草》《素問》說:鴽,就是鶉,像鴿子但較小。《爾雅·釋鳥》:鴽,是鴾母。郭注:就是䳺,青州人叫它鴾母。鮑氏說:鼠,是陰類;鴽,是陽類;陽氣旺盛所以田鼠就變成了鴽,大概陰被陽所轉化了。 彩虹開始出現。虹,就是虹蜺,是詩中所說的螮蝀,通俗讀去聲。註釋疏解中說:這是陰陽交會的氣,所以先儒認爲是雲稀薄漏出太陽,太陽照耀雨滴就產生虹,現在用水噴向太陽,從劍上看就會產生暈形成虹。朱子說:太陽和雨交匯,突然形成實質,陰陽不應當交匯卻交匯,這是天地的淫氣。虹是雄的,顏色紅白色,蜺是雌的,顏色青白色,然而這兩個字都從蟲。《說文》說:像螮蝀的形狀。其他書又說:曾經看到虹進入溪中飲水,它的頭如同驢。恐怕天地間也許有這種物種,只是虹氣與它相似借它的名而已。

賞析

這段關於清明的文字詳細描述了與清明這個節氣相關的自然現象。對桐樹開花的種類進行了介紹,展現了古人對自然事物細緻的觀察和分類。關於田鼠化爲鴽的描述,反映了古人對物種變化與節氣關聯的獨特認知。對彩虹的闡述,既有對其形成原理的探討,也涉及到一些當時流行的觀點。這段內容不僅體現了古人對清明節氣的特徵把握,也反映了他們對自然現象的好奇與思考,具有一定的科學和文化價值。同時也讓我們對古代人眼中的自然景物和節氣變化有了更具體的瞭解。

吳澄

吳澄

元撫州崇仁人,字幼清,晚字伯清。幼穎悟,既長,博通經傳。宋鹹淳間舉進士不第,還居草屋,學者稱草廬先生。元世祖遣程鉅夫求賢江南,起至京師,尋以母老辭歸。成宗大德末除江西儒學副提舉,以疾去。武宗即位,召爲國子監丞,升司業,遷翰林學士。泰定帝時爲經筵講官,修《英宗實錄》,命總其事。實錄成,復棄官歸。四方士負笈來學者,常不下千數百人。少暇,即著書。有《易纂言》、《儀禮逸經傳》、《禮記纂言》、《春秋纂言》、《吳文正集》等。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