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序 [] 吳澄

夫七十二候,呂不韋載於《呂氏春秋》,漢儒入於《禮記·月令》,與六經同傳不朽。後魏載之於歷,欲民皆知,以驗氣序。然其禽獸草木,多出北方,蓋以漢前之儒皆江北者也。故江南老師宿儒,亦難盡識。況陳澔之注,多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立春 [] 吳澄

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東風解凍。凍結於冬,遇春風而解散;不曰春而曰東者,《呂氏春秋》曰:東方屬木,木,火母也。然氣溫,故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雨水 [] 吳澄

雨【去聲】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爲雨水矣。 獺祭魚。獺,一名水狗,賊魚者也。祭魚,取魚以祭天也。所謂豺獺知報本,歲始而魚上游,則獺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驚蟄 [] 吳澄

驚蟄,二月節。《夏小正》曰:正月啓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爲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桃始華【《呂氏春秋》作桃李華】。桃,果名,花色紅,是月始開。 倉庚鳴,庚亦作鶊,黃鸝也。詩所謂‘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冬至 [] 吳澄

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蚯蚓結。六陰寒極之時,蚯蚓交相結而如繩也。 麋角解。說見鹿角解下。 水泉動。水者,天一之陽所生,陽生而動,今一陽初生故云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寒 [] 吳澄

大寒,十二月中。解見前。 雞乳。育也,馬氏曰:雞木畜,麗於陽而有形,故乳在立春節也。 征鳥厲疾。征,伐也;殺伐之鳥,乃鷹隼之屬;至此而猛厲迅疾也。 水澤腹堅。陳氏曰: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則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春分 [] 吳澄

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夏、冬不言分者,蓋天地閒二氣而已。方氏曰:陽生於子,終於午,至卯而中分,故春爲陽中,而仲月之節爲春分,正陰陽適中,故晝夜無長短雲。 元鳥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清明 [] 吳澄

清明,三月節。按《國語》曰:時有八風。歷獨指清明風爲三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桐始華。桐,木名。有三種:華而不實者曰白桐,《爾雅》所謂榮桐木是也;皮青而結實者曰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穀雨 [] 吳澄

穀雨【去聲】,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穀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穀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故《說文》云雨本去聲,今風雨之雨在上聲,雨下之雨在去聲也。 萍始生。萍,水草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立夏 [] 吳澄

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螻蟈鳴。螻蟈,小蟲,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謂之土狗是也;一名螻蛄,一名石鼠,一名螜【音斛】,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螻蟈鳴,邱螾出,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小滿 [] 吳澄

小滿,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苦菜秀。《埤雅》以荼爲苦菜,《毛詩》曰:誰謂荼苦【荼即茶也,故韻今茶注本作荼】。是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爾雅》曰:不榮而實,謂之秀,榮而不實,謂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芒種 [] 吳澄

芒種【上聲】,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去聲】矣。 螳螂生。螳螂,草蟲也,飲風食露,感一陰之氣而生,能捕蟬而食,故又名殺蟲;曰天馬,言其飛捷如馬也;曰斧蟲,以前二足如斧也,尚名不一,各隨其地而稱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夏至 [] 吳澄

夏至,五月中。《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鹿角解【音駭】。鹿,形小山獸也,屬陽,角支向前與黃牛一同;麋,形大澤獸也,屬陰,角支向後與水牛一同。夏至一陰生,感陰氣而鹿角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小暑 [] 吳澄

小暑,六月節。《說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爲大小,月初爲小,月中爲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溫風至。至,極也,溫熱之風至此而極矣。 蟋【音悉】蟀【音率】居壁。一名蛬【音拱】,一名蜻蛚,即今之促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暑 [] 吳澄

大暑,六月中。解見小暑。 腐草爲螢。曰丹良,曰丹鳥,曰夜光,曰宵燭,皆螢之別名。離明之極,則幽陰至微之物亦化而爲明也。《毛詩》曰:熠耀宵行。另一種也,形如米蟲,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復原形,解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