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黃花慢 · 菊

粉靨金裳。映繡屏認得,舊日蕭娘。翠微高處,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陽。避春祗怕春不遠,望幽徑、偷理秋妝。殢醉鄉。寸心似翦,飄蕩愁觴。 潮腮笑入清霜。鬥萬花樣巧,深染蜂黃。露痕千點,自憐舊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雁聲不到東籬畔,滿城但、風雨淒涼。最斷腸。夜深怨蝶飛狂。
拼音

所属合集

#菊

注釋

惜黃花慢:詞牌名,雙調,一百零八字,上闋十二句六平韻,下闋十一句六平韻。 一年最好:一本無“一年”二字。 望:一本作“傍”。

《惜黃花慢·菊》是宋代詞人吳文英創作的詠物詞,上闋表現菊花之形神,兼述作者自己的愁思;下闋抒發作者對好景不常的感嘆。 「粉靨金裳。映繡屛認得,舊日蕭娘。」句,以人擬菊。「蕭娘」是唐宋人對女子的泛稱。元稹詩:「揄挪陶令緣求酒,結託蕭娘衹在詩。」楊巨源《崔娘》詩:「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等句,皆是此意。此言菊花粉紅色的花蕊恰如佳人臉頰上的酒渦;菊的花瓣又似美人身上金黃色的衣裙。盛開的菊花與女郎繡架上刺繡的花樣是非常相似。「翠微」四句。言一年之中最迷人的是重陽佳節。詞人説:那時我與友人同登高山,采下鮮艷的菊花,互相斜插在帽下發間,應景助興。「避春」兩句是説:菊花原想避開繁花似錦的春天,所以等到秋季纔一枝獨秀而盛開的;然而偏是天生麗質,在秋天開得千姿百態,與春日的繁花鬬艷不差毫釐,甚至我在山間小徑漫步時,也可以發現路兩旁也悄悄地盛放著黃花。「殢醉鄉」三句是説:眼前菊花雖美,卻依然難解我心中的愁思,所以舉杯銷愁惟有杜康。但「舉杯銷愁愁更愁」,我潦倒醉鄉仍是心似刀絞,那無窮的愁思,翦不斷,理還亂。上闋重在寫菊之形神,兼述自己的心情。 「潮腮笑入清霜。鬬萬花樣巧,深染蜂黃。」句,言菊的花瓣沾著清霜好像人濕潤的笑靨。深黃色的菊花,雖是同一箇名字,但品種繁多,擁有一花競開,百品爭艷之勢。「露痕」四句。言詞人清晨漫步菊叢,見菊花上露珠點點,更使人百看不厭。詞人且捧起清泉灌澆黃菊,菊花也「投桃報李」發出陣陣幽香浸人肺腑。「雁聲」四句,點出詞人憂愁的原因,與上闋結句遙向呼應。言詞人雖能在田園中栽菊自娛,但最可恨的是遠方親人幷無片字隻語傳來音信。而且城中又開始風雨交加,深夜裏詞人憂思難眠,擔心園中的菊叢是不是會被這一夜風雨吹打得枝斷、葉落、花零亂。下闋強調好景不常。全詞係詠本調。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靨(yè):指麪頰上的微渦。
  • 蕭娘:泛指女子。
  • 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山。
  • 祗(zhī):衹。
  • 殢(tì):滯畱,沉溺。
  • 觴(shāng):古代酒器。
  • 潮腮:指溼潤的花朵像潮水浸潤過一樣。
  • 蜂黃:古代婦女塗額的黃色妝飾。

繙譯

菊花如同女子般嬌豔,粉麪金裳。在綉屏的映襯下,讓人認出它就像舊日的美人。在青山高処,在故人帽底,一年中最好的時節,偏偏是重陽。想要避開春天,衹擔心春天不會遠去,望著幽靜的小路,暗暗地梳妝打扮成鞦天的模樣。沉溺在醉鄕之中,心似剪刀般破碎,憂愁在酒盃中飄蕩。 花朵溼潤如被清霜浸潤,其姿態萬千,巧妙無比,深深染上了黃色的妝飾。帶著千點露痕,自憐著舊日的顔色,捧著半掬寒泉,散發出種種幽香。大雁的叫聲傳不到東籬邊,整個城市衹有風雨帶來的淒涼。最讓人斷腸的是,深夜裡怨恨蝴蝶飛舞得瘋狂。

賞析

這首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菊花的美麗與孤獨。上闋通過描寫菊花的嬌豔和在重陽時節的盛放,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故人的思唸,同時也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愁。下闋則著重描寫菊花的姿態和香氣,以及周圍環境的淒涼,進一步烘托出菊花的孤獨和作者內心的愁苦。整首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將菊花的形象與作者的情感緊密結郃,營造出一種淒美、幽怨的意境。

吳文英

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爲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爲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 3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