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早郡樓書事寄呈府中羣公

· 許渾
兩鬢垂絲髮半霜,石城孤夢繞襄陽。 鴛鴻幕裏蓮披檻,虎豹營中柳拂牆。 畫舸欲行春水急,翠簾初捲暮山長。 峴亭風起花千片,流入南湖盡日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城:指襄陽,因其城牆堅固如石而得名。
  • 孤夢:孤獨的夢境。
  • 鴛鴻:比喻官員的幕僚。
  • 幕裏:指官員的幕府。
  • 蓮披檻:蓮花盛開在欄杆旁。
  • 虎豹營:比喻軍營。
  • 畫舸:裝飾華麗的船。
  • 翠簾:綠色的簾幕。
  • 峴亭:地名,位於襄陽附近。
  • 南湖:指襄陽的南湖。

翻譯

兩鬢已垂下絲絲白髮,半生如霜,我在石城孤獨的夢中環繞着襄陽。 在官員的幕府裏,蓮花盛開在欄杆旁,軍營中柳枝輕拂着牆壁。 裝飾華麗的船即將啓航,春水湍急,翠綠的簾幕初開,遠處的山巒連綿不絕。 峴亭風起,花瓣如雨落下,流入南湖,整日散發着芬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春日早晨對襄陽的深情回憶。詩中,「兩鬢垂絲髮半霜」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年華流逝的感慨,又暗示了他對襄陽的深切思念。通過「石城孤夢繞襄陽」,詩人將自己的夢境與襄陽緊密相連,展現了襄陽在他心中的重要位置。後文通過對幕府、軍營、春水、山巒以及峴亭花落的細膩描繪,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詩人對襄陽美景的懷念和對往昔歲月的留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許渾詩歌的獨特魅力。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