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韶陽相國崔公

· 許渾
一匱爲功極九層,康莊猶自劍棱棱。 舟回北渚經年泊,門接東山盡日登。 萬國已聞傳玉璽,百官猶望啓金縢。 賢臣會致唐虞世,獨倚江樓笑范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一匱:一筐土。匱,通「簣」,盛土的筐子。
  • 康莊:寬闊平坦、四通八達的道路。
  • 劍棱棱:形容道路險峻,如劍刃一般。
  • 北渚:北方的水邊。
  • 萬國:指各國。
  • 玉璽:皇帝的玉製印章。
  • 金縢:古代用金屬封緘的珍貴文書。
  • 唐虞世:指唐堯和虞舜的時代,古代傳說中的太平盛世。
  • 范增:秦末楚漢爭霸時期楚國的重要謀士。

翻譯

一筐土的積累成就了九層的高臺,即使走在寬闊的大道上,也如同行走在劍刃般險峻。 船隻經過北方的水邊,常年停泊;門前連接着東山,每日都有人登臨。 各國已經聽聞了玉璽的傳世,百官仍在期待着金縢的開啓。 賢能的臣子能夠引領我們回到唐堯虞舜那樣的盛世,我獨自倚靠在江樓上,笑着思考范增的智慧。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一匱爲功」和「康莊猶自劍棱棱」的對比,表達了成就偉大事業需要不斷積累和麪對艱難險阻的決心。詩中提到的「玉璽」和「金縢」象徵着國家的權威和重要的政令,反映了詩人對國家大事的關注。最後,詩人以「唐虞世」和「范增」爲喻,表達了對賢臣治國和智慧的嚮往,以及對未來美好時代的憧憬。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時代的深刻思考。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