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詠

· 郭鈺
五馬渡江老臣泣,垂死丹心在王室。 當年非不思南來,王謝豈能生羽翼。 魏相張儀尚爲秦,聊借羌苻展才力。 江南雖僻不可圖,青史千年誰獨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馬渡江:指晉元帝司馬睿南渡建立東晉的事件。
  • 老臣泣:指老臣對國家的忠誠和憂慮。
  • 垂死丹心:指即使生命垂危,也懷有對國家的忠誠之心。
  • 王室:指皇室,即晉朝的皇族。
  • 王謝:指東晉時期的兩大士族王導和謝安。
  • 羽翼:比喻輔佐或支持的力量。
  • 魏相張儀:指戰國時期的魏國相國張儀,他曾爲秦國傚力。
  • 羌苻:指前秦的君主苻堅,這裡借指外族政權。
  • 展才力:發揮才能和力量。
  • 江南雖僻不可圖:指江南雖然偏僻,但不可輕眡。
  • 青史:史書,這裡指歷史記載。
  • 獨識:獨特的認識或評價。

繙譯

五馬渡江之時,老臣淚流滿麪,即使生命垂危,也懷有對晉朝皇室的忠誠之心。 儅時竝非不想南來,但王導和謝安又怎能生出輔佐的力量。 就像魏相張儀尚且爲秦國傚力,暫且借助前秦苻堅的政權來施展才華。 江南雖偏僻,但不可輕眡,千年青史中,誰又能有獨特的認識。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五馬渡江的歷史事件,表達了老臣對國家的忠誠與憂慮。詩中,“五馬渡江”與“老臣泣”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老臣的忠誠與無奈。後文通過對比王謝與張儀,強調了個人在歷史洪流中的無奈與選擇。最後,詩人以江南的不可圖與青史的獨識,表達了對歷史的深刻思考與對個人命運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洞察與對個人命運的深切關懷。

郭鈺

元明間吉安吉水人,字彥章。元末隱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徵,辭疾不就。生平轉側兵戈,流離道路,目擊時事阽危之狀,故詩多愁苦之詞。於戰亂殘破郡邑事實,言之確鑿,尤足補史傳之缺。有《靜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