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霚

· 楊慎
玄冥當凜節,白霚翳晨朝。 明月朦朧閣,清霜曖㬣橋。 氷澌工織水,花淞慣封條。 嵐市天褰幕,煙坰陸湧潮。 鳧亹迷獨釣,鹿徑滑歸樵。 文彩南山豹,威凌北塞貂。 駟星收閃閃,曦景煥昭昭。 梅信懸知近,憑他酒帘招。
拼音

所属合集

#霧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玄冥:神名,冬神。凜節:寒冷的季節。(yì):遮蔽。曖㬣(ài lěi):昏暗不明的樣子。冰澌:解凍時流動的冰塊。花淞:霧凇。(qiān):撩起,掀起。(wěi):指山峽中兩岸相對如門之處。:柴,打柴的人。

翻譯

冬神出現在寒冷的季節裏,白色的霧氣遮蔽了早晨。明月在朦朧中籠罩着樓閣,清冷的霜讓橋變得昏暗不明。流動的冰塊彷彿在編織着水面,霧凇習慣了封住枝條。山間的霧氣如同市場上天被撩起的幕布,煙霧籠罩的土丘像是大地涌起的潮水。在山峽那樣的地方迷失了獨自垂釣的人,小鹿行走的小路溼滑讓砍柴歸來的人難行。文采如同南山的豹,威風可凌越北方邊塞的貂。四星閃爍光芒漸漸收斂,陽光景色明亮閃耀。梅花開放的信息可以明確知道已臨近了,憑藉那酒旗來召喚。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晨霧籠罩下的景象,從寒冷的冬神開始,展現了霧中景緻的朦朧與優美,如明月閣、霜橋等。詩中對自然現象的描寫細膩而生動,如冰澌、花淞等,給人以豐富的視覺感受。同時通過對一些場景的描述,如山峽、鹿徑等,增添了畫面的層次感和生動性。最後提到梅花將近,給整首詩帶來一絲期待和生機。整體意境朦朧而富有詩意,通過對晨霧以及相關景象的刻畫,體現出自然的美妙和多變。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