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三月園亭小飲之明日又適澹齋所薄暮醉歸廣文寄佳句二首走筆次韻

名花濃淡總相宜,對此如何不醉歸。 絲竹既無娛朗日,園林可是樂清時。 蛙聲閣閣那成部,蝶陣團團戲作圍。 酸杏不堪嘗煮酒,累垂空自壓青枝。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酉: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澹齋: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好。
  • 廣文:指文采廣博,這裏可能指澹齋的詩文。
  • 走筆:迅速地書寫。
  • 次韻:依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順序作詩。
  • 絲竹:指音樂,絲指絃樂器,竹指管樂器。
  • 娛朗日:使明朗的日子更加愉快。
  • 可是:這裏表示轉折,意爲「難道」。
  • 樂清時:享受清閒的時光。
  • 閣閣:形容蛙聲連續不斷。
  • 蝶陣:成羣的蝴蝶。
  • 團團:形容蝴蝶聚集成團。
  • 酸杏:未成熟的杏子,味道酸澀。
  • 累垂:形容果實累累,垂掛的樣子。
  • 煮酒:指用酒煮食物,這裏可能指用酒煮杏子。

翻譯

名花不論濃淡都相宜,面對這樣的景色怎能不醉歸。 沒有絲竹音樂來增添明朗日子的樂趣,園林難道是享受清閒時光的地方嗎? 蛙聲連續不斷,彷彿組成了一個樂隊,蝴蝶成羣聚集,像是在遊戲般圍成一圈。 酸澀的杏子實在不適合用來煮酒,累累的果實空自壓彎了青翠的枝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園林中的景色與心境。詩中,「名花濃淡總相宜」一句,既讚美了花的美麗,又隱含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欣賞。後文通過對絲竹、園林、蛙聲、蝶陣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閒適生活的嚮往,以及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末句以酸杏和累垂的青枝作結,既表達了詩人對生活中不如意之事的感慨,也寄寓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與留戀。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