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從安南迴取道訪西樵時方叔賢適還五羊趙元默約偶他出鄧順之先期偶至用陽明子舊韻四首前二首戲呈叔賢后二首

欲將木石同枯槁,不問獼猴有世情。 信息獨慚非正叔,憑誰先報與山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枯槁(kū gǎo):形容樹木乾枯。
  • 世情:世俗之情,指人世間的各種情感和關係。
  • 信息:消息,音訊。
  • 正叔:人名,可能是指某位朋友或同道。
  • 山靈:山中的神靈,這裏指山中的自然環境或山中的守護神。

翻譯

我欲與木石一同乾枯,不問世間的獼猴有何情感。 我獨自慚愧沒有得到正叔的消息,誰能先向山靈報告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湛若水對世俗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然的嚮往。詩中「欲將木石同枯槁」一句,展現了詩人願意與自然界中的木石一樣,遠離塵囂,追求心靈的寧靜與超脫。而「不問獼猴有世情」則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世俗情感的漠視。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以及對山中神靈的敬仰,希望通過友人的消息來與山靈溝通,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淡泊名利,嚮往自然的高潔情懷。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