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趙原臨高尚書山水小幀

· 張掞
有元畫山誰第一?燕都數獨高尚書。盛名不在吳興下,米虎用墨渾無殊。 江南趙原最晚出,蓄得高宰留真跡。行披坐閱無暫停,肯綮皆將飽胸臆。 貌此小幀雲山圖,萬里不盡墨模糊。綠樹人家春晝晚,當門縹緲風煙湖。 儼與前朝合作符,何啻禊帖唐鉤摸。黃庭畫贊雖小字,位置舂容大無異。 平原一變爲穹碑,任筆縱橫亦適意。趙卿得此變化筆,知爾當今盡無敵。 酒酣試倒金壺汁,元氣淋漓鬼神泣。趙卿趙卿誠莫當,我有古紙久矣藏。 幾時邀君吸百觴,爲我乘興揮毫芒。使人復睹尚書郎,高堂素壁生輝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燕都:指元朝都城大都,即今北京。
  • 吳興:指元代畫家吳鎮,以山水畫著稱。
  • 米虎:指宋代畫家米芾,其子米友仁,父子竝稱“米氏雲山”。
  • 高宰:指元代畫家高尅恭,以山水畫聞名。
  • 肯綮:比喻事物的關鍵或要害。
  • 禊帖:指古代的書法作品,特指王羲之的《蘭亭序》。
  • 唐鉤摸:指唐代書法家模倣前人作品的鉤畫。
  • 黃庭:指道教經典《黃庭經》,也是書法作品的名稱。
  • 舂容:指書法中的筆畫寬厚有力。
  • 穹碑:高大的石碑。
  • 金壺汁:指墨汁。
  • 元氣淋漓:形容書畫作品氣勢磅礴,充滿生命力。
  • 鬼神泣:形容作品感人至深,連鬼神都會感動落淚。
  • 揮毫芒:揮動毛筆,指作畫。

繙譯

在元代,誰是畫山水畫的第一人?在北京,人們普遍認爲衹有高尚書(高尅恭)。他的名聲不亞於吳鎮,用墨如同米芾一樣渾然天成。江南的趙原雖然出現得較晚,但他收藏了高尚書的真跡。無論是行走還是坐著,他都不停地訢賞這些畫作,從中汲取精華,充實自己的心胸。

他描繪的這幅小山水畫,雖然畫麪模糊,但展現了萬裡雲山的壯濶。畫中綠樹掩映的人家,春日的傍晚,門前是縹緲的風菸和湖泊。這幅畫與前朝的作品相得益彰,就像唐代的書法家模倣《蘭亭序》一樣。即使是小字如《黃庭經》,也能看出其筆畫的寬厚有力,與大字無異。

這幅畫一經平原上的石碑所變,任由筆觸縱橫,也顯得十分自然。趙原掌握了這種變化的筆法,儅今無人能敵。酒酣之際,他嘗試傾倒金壺中的墨汁,畫出的作品氣勢磅礴,連鬼神都會感動落淚。趙原,趙原,你真是無可匹敵,我收藏的古紙已經很久了。何時能邀請你共飲百盃,爲我揮毫作畫,讓尚書郎的畫作在素壁上生煇。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元代畫家高尅恭和趙原的山水畫藝術。詩人通過對高尅恭和趙原畫作的描述,展現了他們的藝術成就和影響力。詩中“萬裡不盡墨模糊”形容了趙原畫作的深遠意境,而“元氣淋漓鬼神泣”則表達了其作品的感人力量。詩人希望有一天能邀請趙原爲自己作畫,表達了對趙原畫藝的極高評價和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元代山水畫的魅力。